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内蒙古投入近20亿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5-25 15:59:09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5日电(记者李云平)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动物疫病“双防控”的同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旭光村养殖大户张权精心饲喂生猪,准备迎接新的出栏旺季。

防疫消毒、投放饲料、清理圈舍……张权通过采取严格防疫、科学饲喂等措施提高养殖效益。张权说:“我现在共养殖生猪1400头,主要做好疫病防控、圈舍管理等工作,预计每头猪纯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

据张权介绍,他的养猪场占地面积为12亩,将毛重50公斤左右的生猪收购回来后进行集中育肥。近期当地农牧部门已给他申报规模化养猪场升级改造项目,帮助他提高养殖规模。张权说:“养殖场改造升级后,生猪年出栏量可以由2000头提高到5000头,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加。”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生猪产、销平衡区,今年以来已投入近20亿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在保障自给的同时已向区外调出生猪116万头。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刘永志告诉记者,内蒙古落实生猪调出大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7.18亿元,投入生猪养殖贷款、贴息资金12.75亿元,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累计为180户生猪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担保5468万元,承保能繁母猪、育肥猪325.9万头,加快产业提质升级。

内蒙古先后引进正大、新希望等龙头企业16家,对自治区级以上生猪养殖加工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生猪屠宰企业复工率达100%。内蒙古新增年出栏万头猪场87个、新增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185个,预计达产后可新增年出栏生猪399万头。

刘永志说,内蒙古统筹做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消除疫情输入隐患。畅通生猪及其产品流通渠道,开展跨省区跨盟市“点对点”调运,落实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政策,缓解生猪销售流通压力。

截至目前,内蒙古生猪存栏467.1万头,已恢复到2017年的92.5%;能繁母猪存栏58.6万头,已恢复到2017年的98%。

临河区乌兰图克镇新乐村养殖户王东说:“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们在养殖场生物防控、自动化饲喂等方面改造升级,逐步提升生猪养殖水平和效益。”

相关推荐
内蒙古完成境外旅客离境退税业务 开启入境消费新体验

11月1日,内蒙古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成功办理离境退税业务。离境退税政策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

内蒙古:数字经济企业成长的沃土

10月31日,在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的内蒙古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招引座谈会上,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分享了扎根内蒙古的实践经验,共同勾勒出一幅政企携手、创新驱动的发展图景。

中国(内蒙古)—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举办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10月29日,中国(内蒙古)—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