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西:科技“硬核”助力复工复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6-02 14:58:57

新华社南昌6月2日电(记者孙楠)记者1日从江西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省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下沉资源服务基层,科技“硬核”助力复工复产。

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史可介绍,江西组织329家企业科协、86家园区科协广泛征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动员全省120多个理、工、农、医类省级学会针对企业需求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线上研判、对接、服务;通过问题库、人才库、项目库“三库”建设,汇聚省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

为了引进高端智力资源,做好创新创业,江西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高端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站、国家级学会科技服务站、“海智计划”工作站等平台建设。

此外,江西下沉资源服务基层,助力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成立“抗疫情、稳生产”农业专家在线服务团队,181位农业专家通过微信、电话等免费为广大农民提供在线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编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技术》,向全省特别是贫困县农民免费赠送,组织专家深入22个乡镇开展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接服务活动。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打通老区陆港走向世界的新丝路

改变源于5年前的一次客商考察。当时,赣州国际陆港工作人员带着匈牙利考察团到访三友家具,客商尝试性地下了一笔10万元的订单。在陆港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公司决定尝试用中欧班列运输这批家具。

江西国际“走出去”步履铿锵 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江西力量

作为江西最早“走出去”的国企,江西国际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聚焦国际工程承包主业,久久为功,持续深耕,打造赞比亚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医院、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有效助力“ChinaJiangxi”品牌“出海”。

降损30%的背后——一篇写在峡江县果园里的科技论文

近日,一个从峡江县发出的“井冈山”牌翠冠梨货柜,历经23天海运后停靠在阿联酋港口。开箱一刻,果香四溢,果实饱满水灵,宛若新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