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濉溪:家庭农场机械化麦收忙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6-05 17:14:34

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的濉溪县柳丰谷物种植家庭农场,1800多亩小麦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6月3日上午9时,6台收割机在麦浪中穿梭,秸秆打捆机、货车跟随其后,勾勒出一道靓丽的动态风景线。

63日,柳丰家庭农场里铲车运送刚收获的夏粮。(黄鹤鸣 摄

农场负责人赵太宇顺手抓起一把麦穗,搓开一看,麦粒紧实饱满。据他介绍,由于每天夜间到清晨,空气潮湿,小麦表面会沾上露水,因此每天开工时间不会在清晨进行,而是要等太阳出来后,小麦晾干后再进行收割,加上夏季白天比夜晚时间长,基本定在上午9点开始,到晚上7、8点结束。

道口村柳丰家庭农场机收现场。黄鹤鸣 摄

“过去,夏收可是个费力活儿,弯着腰一干就是一天。要是还像以前那样人工割麦,我这1800多亩小麦,得割上半个月。机械化运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赵太宇感慨,从开机收割到颗粒归仓,靠着这些“铁家伙”,只需要3天就能完成。老一辈常说的“夏忙”,到现在这辈成了“夏不忙”。

近年来,百善镇土地流转有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对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柳丰家庭农场正在成为引领机械化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

柳丰家庭农场运送收获的夏粮。黄鹤鸣 摄

发展大型机械化农业生产是时代所向。赵太宇表示,以前土地太分散,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巴掌田”,种起来费时费力。如今,除了老一辈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还坚持耕种外,也出现了“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现象。柳丰家庭农场于2010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共流转土地1800多亩,长年种植自主研发的小麦、大豆、玉米,并聘用了当地十多名贫困户进行田间管理,既省力又省心。

优良的品种为夏粮丰产奠定了基础。2014年,柳丰家庭农场所在的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农科所,组建技术专业团队,专门负责农作物品种研发。目前,仅小麦就有多个品种经审定可在市场销售,柳麦618、柳麦716两个品种分别被河南、江苏引种,柳麦2020、柳麦521、柳黑麦1号进入区域试验阶段。大豆的三个品种柳豆108、柳豆119、柳豆120分别被纳入国家或省级试验。玉米品种也在不断研发中,给全国各地的种植户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农作物品种。今年农场夏收的品种正是柳麦618。

柳丰家庭农场的粮食生产,已告别“傻大笨粗”模式,变得越来越“高精尖强”,渐渐远离“汗滴禾下土”的那种辛劳与不易。(王陈陈 任婷婷)

相关推荐
2024中国(濉溪)铝基新能源材料暨电池箔高峰论坛在安徽淮北举行

11月5日至6日,2024中国(濉溪)铝基新能源材料暨电池箔高峰论坛在淮北举行,这是淮北市连续第九年举办国家级铝产业高峰论坛。

安徽濉溪:纵深推进村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改革

2023年以来,濉溪县推行“村集体+服务组织+农户”三位一体联动服务模式,有效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

让群众更有“医”靠——安徽濉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在濉溪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卫健委深化拓展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成果,推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