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定远:发挥统战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6-08 15:59:59

定远县是安徽省滁州市唯一的省级贫困县,经过全县人民连续几年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奋战,截至2018年底,该县7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3.4万户、10.2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5%。在脱贫攻坚这场重大战役中,作为三大法宝的统一战线组织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彰显了统一战线在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优势。

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力量,开展健康扶贫。卫健部门的党外知识分子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参与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健康造成贫困这一桎梏。定远县委统战部主动邀请蚌埠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专家一行22人到定远县范岗乡开展“健康中国定远行”义诊活动,现场接受贫困群众就诊、咨询218人次;组织定远县总院党外知识分子医疗小分队到朱湾镇大户刘村、桑涧镇青春村、池河半面店村等数十个贫困村开展义诊活动,并分期巡回开设《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讲座,普及健康知识;联系定远县养生保健协会会长葛明赴全县11个多病残人口贫困村讲解《养生保健知识》;定远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和县疾控中心负责人深入全县贫困村巡回宣讲新农合医疗保险和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宣传“351”、“180”等健康扶贫政策;组织曲阳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刘福东、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丁兆龙等前往朱湾等乡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接受广大贫困户消费者政策咨询。据统计,全县接受健康义诊、健康宣传、维权咨询贫困人口达38000人次,累计签约家庭医生贫困人口80356名,签约率72.7%。定远县荣获安徽省首批“健康脱贫示范县”称号。

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开展科技扶贫。积极对接本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电商龙头企业网萌公司,在全省率先建成扶贫商城,创造独特“小众电商扶贫模式”,打造“互联网+”扶贫利器。围绕贫困户现有产业扶贫项目,通过整合地方电商专业技术、物流同城配送等资源,构建“电商平台+贫困户+农特产品”扶贫电商平台。同时,建立“农产品电子地图”、“农产品电子库”,挖掘产品优势进行精心策划、包装,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走向全国。目前,已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印象定远”多媒体展示馆、县特色产品线上线下体验馆2个,电商培训中心、实训教室和创业孵化教室3个;建成电商物流配送中心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37个,实现了电商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全县创建2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5个示范村、3个示范网点;培育4家年网销额超千万元农村电商企业、2个年网销额超百万元农村电商品牌。开展电商培训23期,培训贫困人口2002人、孵化201人,其中100人成功开设网上店铺,电商从业人员2.5万余人。

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力量,开展社会扶贫。承担社会责任。依托工商联平台,组织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会员企业将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向贫困村倾斜,先后动员了72家会员企业与60个贫困村实现了对接。投入总金额8001.2万元,帮扶贫困人口8282人。致力社会公益。倡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扶贫济困•点亮心愿”活动,脱贫攻坚中,非公有制企业陆续认领微心愿100余个,资助困难学生380名。同时,12家非公有制企业认领了12个扶贫车间(驿站),投入资金1152万元,共吸纳313名贫困人口就业,开展技能培训296人。融入乡村振兴。按照“以村联企、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助振兴  村企联建促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先后组织全县217个村和246家企业进行“契约化”共建,实现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9个,有力配合了脱贫攻坚战略。如西卅店镇幸福村在众兴菌业有限公司的帮助带动下,每年为当地消化农作物秸秆15万吨,吸纳就业800人至10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10人),村集体经济收益达50.4万元。全县参与消费扶贫的贫困户1635户,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总金额524万元。(贾贵国)

相关推荐
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阿霞书记》观影活动

1月17日,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阿霞书记》电影招待会。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杰鑫、影片导演吕永以及来自中马两国多所高校师生代表、电影人和当地民众近百人出席并交流研讨,共迎新春佳节。

陕西:发挥区位优势 聚焦打造向西开放的“门户”

12月9日从陕西省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全省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一主四辅”民用机场体系得到巩固提升,并加快畅通汉江黄金水道。陕西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创新活力不断涌动……许多外国友好人士观察到、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变化,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相信中国人民必将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