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交通运输部印发意见 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6-24 15:54:14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魏玉坤、李丽华)记者24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和保障能力,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杨新宅介绍,此前,港澳航线船舶一直参照国际航行船舶的管理模式,在进出内地口岸时,需要办理进出口岸手续。意见提出,优化对大湾区内地航行港澳船舶的安全管理,将在大湾区内进出港并航行于粤港澳之间的三类船舶(港澳籍船舶、内地运输船舶、大湾区船籍港内地非运输船舶)按照各自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进行管理,进出内地港口时按照国内航线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大湾区水上通行效率。

意见提出,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大鹏湾水域引航员资质互认和促进该区水域一次引航。杨新宅说,意见对进出粤港澳大湾区内某一港口但需航经其他地区水域的船舶,推动实施引航豁免,期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便利性,降低航运成本。

据介绍,意见的出台,将全面深化内地与港澳海事交流合作,加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标准互认、执法互助,推动大湾区海事管理制度机制创新,促进航运要素便捷流动。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