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产35万吨世界级“海上油气工厂”正式在巴西投产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0-06-28 14:01:21

新华丝路里约热内卢6月28日电(记者陈威华、赵焱)由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总包和自主集成的巴西石油公司P70 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近日成功实现首次产油,这标志着这艘35万吨世界级“海上油气工厂”正式投产。

据悉,P70 FPSO是中国海油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加强能源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作为世界级的“海上油气工厂”,P70服役于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油田,最大排水量达35万吨,作业水深2200米,原油处理能力15万桶/天,天然气处理能力600万立方米/天,最大年产量达1500万吨,相当于1/4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它的排水量及生产能力均位居世界最大FPSO之列。

海油工程董事长于毅表示,经过18个月的建造,P70于2019年12月在青岛成功交付,比合同约定的建造工期提前90天,创造了国际超大型FPSO交付速度新纪录,并被评为中国“2019年十大创新工程”。2020年1月23日,远渡重洋的P70顺利抵达巴西里约湾,随后相继完成了浮卸和交接工作。2月20日,P70成功到达其服役的桑托斯盆地盐下油田,正式开启海上联接调试作业。

今年3月以来,受巴西当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项目海上调试作业一度中止。疫情期间,海油工程驻巴西项目人员严格执行中国海油海外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严格执行具体防控措施,并全力配合巴西政府主管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驻巴西项目人员积极通过远程视频等方式,与巴西石油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先后完成77个子系统签署、2000多条尾项消除等工作,并制定了科学周密的海上复工方案。在中巴双方人员共同努力下,项目克服了海外疫情防控带来的人力、物资及设备短缺等困难,于5月5日实现海上复工。

巴西石油公司P70 FPSO项目负责人佩德罗萨说:“在巴西疫情爆发之前,海油工程尽最大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提前把材料运到巴西,为项目顺利复工和实现首油投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2015年5月承揽巴西石油FPSO P67/P70项目两艘“姊妹船”以来,在长达5年的匠心打磨过程中,海油工程组织了近千人的项目管理团队,克服了集成化程度高、工程工作量大、项目周期紧张、工程界面复杂、疫情防控等困难,先后完成了190多项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自主掌握了超大型FPSO的自主建造和集成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南美浮体市场上打出了“中国制造”的响亮品牌。据于毅介绍,下一步,海油工程将以国际化、深水化、新产业化为方向,持续强化以设计为龙头的EPCI总包能力建设和FPSO自主核心技术能力建设。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P67、P70两艘35万吨世界级“海上油气工厂”的交付和投产,标志着中国在超大型FPSO领域的自主建造和集成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为中巴两国拓展能源领域战略合作搭建了一道友谊桥梁,也为公司发力高端海洋工程建设、开拓国际海工市场搭建了良好的国际舞台。中国海油将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为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积极“走出去”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推荐
“红厅论坛:新时代中巴携手并进 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巴西举行

“红厅论坛:新时代中巴携手并进 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研讨会4月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30余位中巴官员、学者和媒体代表出席会议。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和巴西同为世界性大国和全球南方代表性力量,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对推动建设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巴西科技部部长:深化巴中科技合作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巴西科技部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4月25日在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巴西和中国的科技合作将为两国带来双赢,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淡水河谷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合作测试含可再生成分燃油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近日宣布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开展合作,首次为淡水河谷租用的一艘船舶供应含24%二代生物柴油的船用燃油VLS1 B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