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5.8万亿元 增长15.6%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7-07 09:45:55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集成融合,产业数字化应用潜能迸发释放,新模式新业态全面变革,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白皮书》指出,2019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领域数字经济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今年是中国信通院继2015年以来连续第六次发布数字经济研究成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今年的《白皮书》将“三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扩展为“四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增加了对数据价值化、数字经济政策体系的研究梳理。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总体上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

此外,我国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从规模上看,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结构持续软化,软件业和互联网行业占比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数据集成、平台赋能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

《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其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政府治理从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放到精准、从程序化反馈到快速灵活反应转变,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

报告指出,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从产业角度来看,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供应链,在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时序数据库管理、数据存储、商业智能处理、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安全、数据交换等各环节形成了数据产业体系,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白皮书还对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2019年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延续前几年发展态势。从总量来看,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省份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从占比来看,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数字经济GDP占比已超过50%。

此外,白皮书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供各界借鉴和参考。

相关推荐
中国数字“智造”为上合国家产业转型贡献智慧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政策精准发力、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等因素驱动下,中国数字赋能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中国数字“基建”为上合“云端”合作带来机遇

以“数字经济新纽带 共拓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于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举办,论坛上各国表示要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数据治理制度规则“软联通”、数字经济合作“心联通”,共拓数字经济合作新的发展空间。

乘“数”而起——天津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当数字浪潮与经济发展深度交融,渤海之滨的天津,正乘“数”而起,在数字经济赛道上打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