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疫情加速泰国无现金支付成长

来源:泰国中华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7-10 10:21:47

疫情在影响泰人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股无现金支付方式的热潮。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随身带不带现金已经不那么重要。泰国无现金社会进步程度远超预期,而移动和平台支付将是新常态下泰人优选的日常支付方式。

据万事达卡针对东南亚地区国家在疫情期间消费者消费行为变化调研结果看,现金支付的传统方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移动支付等无现金支付方式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而疫情期间包括外卖在内的电商平台火热被认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报告称,在疫情期间东盟国家消费者对现金支付的使用比例明显下降,比如泰人减少了59%,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各减少了64%新加坡减少了67%。其中在借助平台或移动设备等电子支付方面,泰人同比新增了27%。这包括了利用信用卡和借记卡等支付。

泰国在个人信用卡和借记卡普及率方面仍不是很高。很多边远地区居民提现需要甚至需要到最近的乡镇上的ATM取款机上提现。部分居民对借记卡还很陌生,以至于在提取国家福利卡补助金是需要找人代为操作。

在政府封锁措施的影响下消费者无法像往常一样到商场或是购物中心选购商品,电影院、体育馆等娱乐活动场所也因疫情关闭。因此网上冲浪成了他们消遣解闷的渠道,比如借助线上平台解决一日三餐,网购生活必需品等。超过半数受访者承认疫情期间他们上网时间大幅增加。

尽管各国和机构纷纷作出努力希望从疫情影响中恢复经济活动,但从消费者消费行为和处理财务的方式看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像支票支付使用上,2018年合计1亿笔交易,到了2019年降至900万笔。而电子支付使用在2019全年合计为20亿笔。

泰国央行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泰网上银行账户2900万个,而手机银行账户6000万个。而维萨卡一份有关现金使用周期的调研报告指出,21%受访者表示能持续1周,另外9%表示可以在1个月内不使用现金维持正常生活。此外,82%受访者表示一周至少有4次是无现金支付方式。

相关推荐
数字赋能跨境协同: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共谋数字合作新机遇——2025年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暨工贸供需对接活动 数字国家合作对接专题活动在泰国曼谷举办

8月28日,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泰国数字经济促进局共同主办的“2025年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暨工贸供需对接活动”在泰国曼谷开幕。期间,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思软件集团作为支持单位,共同组织召开“数字国家合作对接”专题活动。

《“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在曼谷发布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一带一路”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院、泰中“一带一路”经贸投资总商会及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日前在曼谷联合举办“中泰科技与人文交流合作发展论坛”,并发布《“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

“亚太能源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举行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能源周”全球能源互联网主题边会4日在泰国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