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中药材产业今年将带动贫困县地区10万人增收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20-08-04 15:16:35

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贵州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今年可实现带动全省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和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县(区)的“9+3”县(区)10万人增收。

今年以来,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资金支持、品种选择、技术服务、主体引培、利益联结等方面精准施策,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截至6月底,“9+3”县(区)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109.9万亩、产量0.7万吨、产值1.12亿元,预计到年底可实现种植面积115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25亿元。

资金支持上,安排3600万元、12个项目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占产业发展资金的36%,比上年增加一倍以上。品种选择上,重点发展天麻、太子参、半夏、头花蓼、淫羊藿、黄蜀葵等“短平快”道地品种,确保产业扶贫效果立竿见影。技术服务上,根据各县(区)特点,成立省、市、县、乡四级组成的专家技术服务组,针对主导品种“种、管、收”关键环节,制定技术培训方案,组织专家定期、定点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确保生产技术培训落实到每一位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上,“9+3”县(区)累计已开展培训55次,培训3007人(次)。主体引培上,累计引进、培育企业76家、合作社285家,落实订单面积33.45万亩,占总面积30.44%。利益联结上,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确保贫困农户真正分享到产业发展成果,累计已带动贫困户4784户,贫困人口16137人增收。

据了解,贵州目前有204家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方式,新增用工岗位10441个,已带动贫困户1.03万户,贫困人口3.33万人增收;预计全年可带动总用工7024.54万人(次),提供200天以上稳定就业岗位35.12万个,全省2368家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可提供就业岗位5.09万个,占比14.49%,产业扶贫效益日益突出。(韦郁莹)

相关推荐
甘肃“药食兼用”中药材畅销海外

随着健康理念日益普及,具有“药食兼用”功效的甘肃中药材近年持续走俏海外市场。继去年甘肃中药材对外贸易出口值增长逾五成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该省中药材出口值同比增长逾两成。

首批老挝中药材从中老边境勐康口岸入境 为云南普洱市对外开放带来新契机

2月19日,一批来自老挝的中药材经中老边境勐康口岸进入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这是该口岸首次通关中药材,也标志着普洱市开辟出老挝药材进口的新通道。

磨憨铁路口岸首票进口中药材顺利通关

近日,一列载有15吨老挝产中药材鸡血藤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经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现场检疫监管合格后从磨憨铁路口岸顺利通关,这是磨憨铁路口岸进口的首票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