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半年天津外贸进出口达3456.3亿元 实现多个“增长”

来源:今晚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06 10:14:16

今年以来,天津市持续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聚焦企业难点堵点,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信保支持覆盖面、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着力帮扶外贸企业降本增效。今年1至6月,本市外贸进出口达3456.3亿元。尤其是6月份外贸实现大幅增长,当月进出口732.2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292.7亿元,同比增长20.3%;进口439.5亿元,同比增长26.3%。

据介绍,上半年本市外贸主要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外贸主体数量增加、逆势增长企业增加,本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914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90家,5185家企业实现进出口逆势增长;二是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提升,民营企业连续三个月出口实现增长,累计出口582.2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市出口比重达42.1%,比上年同期提升4.9个百分点;三是跨境电商势头良好,跨境电商进口申报订单1426.4万单,同比增长16.2%,出口订单75.8万单,实现销售额2136.9万元,农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净增达221.6亿元;四是对拉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实现增长,其中,对墨西哥、巴西出口分别增长45.3%和19.7%,对澳大利亚出口增长22.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体增长0.3%;五是口罩等医疗防疫物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持续增长,自行车出口迅速回暖,其中口罩、呼吸机、测温计等医疗防疫物资出口35亿元,同比增长22.2倍,拉动出口增长2.3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21.8%和3.2%,拉动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蔬菜罐头等农产品出口增长15.4%,自行车出口连续两个月出口增长30%以上。

为巩固外贸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商务局将进一步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深化调研帮扶,狠抓国家和本市稳外贸政策落实,全力保住外贸市场主体;加强与境内外会展机构合作,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政策,加大信保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拓市场保订单;强化基地建设,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

天津塘沽边检站精准护航中萨援建物资 "一带一路"再添友谊新地标

我国援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萨尔瓦多共和国建设项目的物资设备,近日在天津市大沽口港区10号码头顺利完成装船作业,搭乘“振希新宝瑞”轮,发往托波洛万波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