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多国媒体高度评价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11 10:45:06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日前正式开通,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外国媒体对此高度关注,认为中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不仅可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而且对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北斗系统卫星新技术占比超过7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之路,是一条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道路。马来西亚《星报》网站在报道中引述专家评价,认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是中国航天领域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成就。

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建设稳步推进,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计划陆续实施,并且正在建设自己的空间站。西班牙《国家报》刊文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是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该系统不仅能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还能进行短报文通信,开创了通信导航一体化模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北斗三号卫星的使用期限由原来的8年提升至10到12年,中国北斗芯片研发生产技术逐步成熟。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与5G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俄新社报道援引俄罗斯空间政策研究所所长莫伊谢耶夫的话说:“从系统建设、卫星数量、定位精度以及可用性角度来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西班牙埃菲社报道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定位与导航服务,这是中国在航天领域迈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意味着中国在导航技术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韩联社报道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使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实现独立自主。法国《费加罗报》网站也刊文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是一项真正的成就,中国拥有自主可控的定位导航体系,技术上实现了独立自主。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网站报道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意味着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脚踏实地地推进技术创新,这一点也体现在中国拥有越来越多全球领先的数字技术公司。

北斗系统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参与联合国空间活动国际合作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已开始使用北斗系统,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中东在线”新闻网撰文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全由中国自主创新研发,其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彰显了中国一流的科研实力,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技术成就。文章认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性能可靠,可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南非独立传媒网站报道认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更为先进。目前,许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已从这一系统中受益。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2018年,北斗系统首个海外中心在突尼斯建成。尼日利亚《黎明报》刊文称,该中心的建成加强了非洲与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不仅将促进非洲国家发展、深化非中互利合作,也将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推荐
特稿|同舟共济山海间——共建“一带一路”绘就国际合作新图景

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在一个个“尽精微”的项目中取得实打实的合作成果,将“致广大”的宏伟愿景变成生动现实。

新华时评丨基建合作,打通非洲发展新脉络——真实亲诚的中非合作系列评论之一

今年以来,中国和非洲在基建领域合作又是收获满满。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全部机组实现发电并网目标、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红线项目一期通车、肯尼亚斯瓦克大坝主体建设完工……中非基建合作成果遍布非洲这片充满希望的大陆,提升了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推动非洲工业化、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为非洲发展打通新脉络。

奏响萨瓦河畔的“未来进行曲”——中国电建助力塞尔维亚“迈向未来”

中国电建自2012年进入塞尔维亚市场以来,在塞实施项目累计达26个,合同额近40亿美元,已成为推动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绿色转型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