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进出口连续两个月增长 欧盟仍为最大贸易伙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8-21 15:56:00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7月份,上海市实现进出口299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5%。其中,出口1182.8亿元,同比下降0.3%,环比增长5.9%;进口1810.1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4%。这是继6月单月上海市进出口实现同比增长4.9%后,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增长。

累计来看,今年前7个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88万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出口7605.5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12万亿元,同比下降1%;贸易逆差3595.8亿元,收窄4.3%。

欧盟继续成为上海市最大贸易伙伴,1—7月,上海市对欧盟进出口3583.8亿元,同比下降3.7%,占同期上海市进出口总值的19.1%。同期,对美国进出口2687.5亿元,同比增长4.8%,占14.3%;对东盟进出口2567.7亿元,同比增长1.4%,占13.7%。此外,对日本进出口2120.8亿元,同比增长2.7%,占11.3%。

机电产品占据上海市出口总值的近七成。1—7月,上海市出口机电产品达5148亿元,同比下降0.3%,占同期上海市出口总值的67.7%。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131亿元,同比增长8.6%。此外,汽车出口86.1亿元,同比增长18.5%;医药材及药品出口84.8亿元,同比增长10.1%。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重提升。1—7月,上海市进口高新技术产品3703.5亿元,同比增长9.9%,占同期上海市进口总值的33.1%,比重提升3.3个百分点。同期,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289亿元,同比增长20.5%;肉类进口271.5亿元,同比增长98.3%。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