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将于9月14日在唐山召开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8-26 10:11:05

河北唐山北靠燕山,南临渤海,毗邻京津,地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京津冀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近现代工业已经走过了140年的历程,创造了近代中国的“七个第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实体经济庞大、工业基础雄厚。唐山市拥有130万人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拥有开滦、唐钢、唐车、冀东、三友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

提升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以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开发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拓展物流领域、创新物流模式、加速产业集聚、狠抓项目建设,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唐山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8月20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届大会将于2020年9月14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主题为“携手共克时艰·互鉴创新发展”。

据了解,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CILT)联合主办,自2014年在北京举办以来,先后在四川省、江苏省、湖南省和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旨在推动我国与国际物流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和“走出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唐山市副市长付振波表示,现代物流业是唐山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产业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19年,唐山市物流业增加值94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8%;其中,现代物流业增加值550.3亿元,同比增长4.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唐山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桥距离最近的起点之一,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陆路通道,唐山港与72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个港口通航,201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57亿吨,居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第三位。京唐城际铁路和环渤海高铁唐山段开通后,将形成京津唐半小时工作圈、交通圈和生活圈。

“承办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是唐山市物流业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付振波表示,唐山市将借助大会的一系列活动和平台,加快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融步伐,深化与海内外的协同发展合作,为物流行业和唐山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和发展机遇。

加强全球物流产业资源融通

疫情防控背景下,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与往届相比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新的亮点?据活动主办方介绍,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与往年相比,本届大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既要保证安全如期举行,又要确保达到预期的成效。唐山市为此专门成立了防控工作组,负责对大会全流程进行疫情防控。考虑到疫情背景下国际嘉宾不便亲临大会的实际,大会将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是实现全球直播,支持回看。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组织邀请了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运输与物流领域的嘉宾通过线上的形式参加会议。国际嘉宾的演讲将通过视频方式在会上呈现,由于时差或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大会直播的,可以回看。

三是结合当下物流业发展实际和唐山市产业特色,主题聚焦,内容丰富。作为疫情之后首次举办的国际物流大会,大会组委会将邀请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国家口岸办、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领导以及部分国家驻华使馆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分析展望“十四五”期间的物流产业政策,探讨物流技术的创新方向和产业模式,共谋全球疫情下经济的复苏转型和全球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据介绍,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将以“热点话题探讨、业务洽谈、项目推介”为核心,通过举办“开幕式及主题峰会”“港口合作与口岸建设论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论坛”等分论坛,以及参观考察、招商推介、项目签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全球物流产业资源融通,促进发展成果互鉴、共享,推动我国运输与物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会外看会|这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集中释放政策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群众如何看?

云南代表委员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献计献策——构筑大枢纽 打造新高地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当前,云南省正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云南代表、委员们深入思考,就如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献计献策。

合力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处于历史关键节点。要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在“一线”放开的核心政策落地中构建与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逐步完善“二线”管住、管好的软硬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