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疫情后中东海产品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8-27 10:26:41

根据《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最新数据,2018年全球鱼类总产量为1.79亿吨。到2030年,全球鱼类总产量将增至2.04亿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全球渔业影响巨大,全球捕鱼活动料减少6.5%,此外由于旅游业和餐饮业受限,全球海产品销量大幅下降。

中东海产品市场预计实现快速增长

中东地区四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包括地中海、波斯湾、亚丁湾、红海、黑海、里海和阿拉伯海。然而,该地区的总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2.17%。渔业捕捞的特点是小型渔民人数众多,据估计小型渔业占总上岸量的80%至90%。2020年由于疫情爆发,预计中东海产品产量在2020年将出现下降,预计产量将在2020年后实现正增长。此外,海产品如鱼类、甲壳类和软体海产品等因其较高的蛋白含量和营养素正受到中东地区国家消费者的青睐。

食用海产品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生为满足人体营养水平而开出的处方,从而促进中东海产品市场的增长。由于中东地区对方便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消费者的喜好转变,近年来中东地区冷藏海产品进口需求不断增加。此外,人口结构变化而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也是促进海鲜市场增长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目前,中东地区各国强调冷冻海产品的营养质量、微生物安全性和操作方便,从而促进了疫情后中东地区冷冻海产品的有序增长。在安全方便的食物选择方面,中东地区消费者对烹煮及腌制海产品的需求旺盛;鱼粉和鱼油市场潜力依然看好。

约旦海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所限,约旦的渔业资源十分有限。约旦几乎完全是半干旱国家,只有红海有一个短短的、27公里的海洋海岸线,亚喀巴港为约旦的海产品中心。

2017年约旦鱼类总产量为758吨。目前约旦海产品市场主要依赖进口,不断增长的富裕中产阶级人均鱼消费量逐年增长。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故事绘 | 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上的中国年味

2025年春节是春节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第一个新春,许多位于中东国家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上洋溢着春节的年味。

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核能合作前景广阔-——专访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副总经理乔刚

2025年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ADSW)14日在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ADNEC)正式拉开帷幕。参加展会的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刚接受记者专访。

探访中企参建中东第一条海底隧道

伊拉克最南端的波斯湾之畔。祖拜尔河边,一条陆地隧道已建规模;河中央,大型非自航绞吸船正在进行疏浚作业;另一端的海塘内,水面漂浮着一排排黄色浮标,快艇穿梭在红白相间的钢筋塔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