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义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召开关于《中欧班列(义乌)气象服务指南》地方标准立项评估会。经评估专家组审议,同意该标准立项。据介绍,该标准为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智慧商贸气象服务地方标准。
义乌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目前已开通12条线路,在中欧班列沿线设立4个分支机构5个物流分拨中心,联通亚欧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义新欧”中欧班列依旧逆市飘红。今年班列开行继7月3日达到300列后,在不到一个月内又登上400列新台阶,创下单日开行、单月开行、发送量同比增长等多项新纪录。
“义新欧”中欧班列物流业务全程涉及仓储、包装、装吊、运输、分发等多个环节,均受气象条件影响。班列途经亚欧大陆,穿过多个气候区,沿途气象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电子产品、食品、化妆品等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恶劣天气会导致运输时间延长,甚至造成整车货物破损,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
“商贸物流企业急需科学、精细化、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以降低天气影响风险,保障货物品质及从业人员安全,为中欧班列提质增效保驾护航。”义乌市气象局局长何锋表示,义乌成立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商贸气象台,并在“浙里办”平台上线商贸物流气象服务,开展中欧班列(义乌)沿线的气象预报和指导,因地制宜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成效明显。
《中欧班列(义乌)气象服务指南》由义乌市气象局、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发起,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省气象服务中心业务专家团队联合参与起草,对班列气象服务平台、产品内容、产品格式和工作流程等技术指标进行研究定标。该标准的制定可为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提供精细化、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及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强化气象服务在班列运输、物流作业等领域的应用。
据了解,该标准经审批、报批、公示等环节后,预计10月前后正式发布。届时,将为中欧班列商贸物流提供精细化、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对于气象服务平台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