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有些伤感,有些希望——艰难的中东开学季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9-04 17:57:50

新华社开罗9月4日电(记者王昊)快开学了,利比亚的黎波里女子中学校长法西·哈里里感慨万分:多年的动荡尚有安放课桌之处,一场未见尽头的疫情却把孩子阻挡在校园之外。

截至目前,中东地区新冠确诊病例总数已超200万,仍未见拐点。“带疫解封”是地区内多数国家当下的选择。有的学校刚刚开学,有的计划九十月如期复课。

以色列的拉哈夫夫妇1日一大早给两个女儿的书包里放好口罩和酒精消毒液,并吩咐她们戴好口罩。这一天,以色列有200多万学生背起书包走进校园,各种消毒措施和保持社交距离的学习安排足见校方的高度重视。

在土耳其,教育部长齐亚·塞尔丘克8月31日在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小学里亲自敲钟,庆祝新学年开始。“这是第一次在新学年开始之际,我站在没有学生的教室里,这令人悲伤。但只要新冠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就不能让学生返校。”为此,土耳其政府多措并举保障远程在线教育,设立教育中心提供网络和电脑,以期照顾到所有孩子。

7岁半的叙利亚女孩玛拉就读于大马士革一所私立国际学校,疫情期间,学校实行线上小班授课,因此她的学业进度丝毫没有被耽搁。开学后玛拉就上二年级了,她的父亲对校方的防疫措施很放心。

同样都是学生,也门少年阿卜杜却无法重返校园。他说,现在物价飞涨,父亲每月赚的钱还不够一家人用一个星期,因此他决定辍学工作来养家糊口。“回学校上学就意味着家人会饿死,所以我不会再读书了。对我来说,努力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

要面包,还是要上学,千差万别的国情之下,孩子们面临不同的选择。常年遭受战乱和动荡的一些中东国家经济萎靡不振,基础设施薄弱匮乏,医疗系统脆弱不堪,人们无法负担在线学习的电费,甚至买不到口罩等防护用品。然而,这挡不住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

16岁的莎拉是利比亚一所女子中学的高三学生。在她看来,只要大家严格遵守防护措施,就能在疫情之下继续完成学业。“现在开学了,我们就有机会继续学习并参加高考了。”莎拉说。

伊拉克高中生艾哈迈德明年也将参加高考,他每天在家学习16个小时。但由于镇上经常断电,家里购买了发电机以保证他完成学业。“家里本来就不富裕,现在还要负担额外的网费和电费。”艾哈迈德有些愧疚地说。疫情使他下决心学习病毒学专业,他认为这样可以去帮助身边的人。(参与记者:白平、潘晓菁、王薇、郑一晗、郑思远、施洋、陈文仙、尚昊)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故事绘 | 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上的中国年味

2025年春节是春节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第一个新春,许多位于中东国家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上洋溢着春节的年味。

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核能合作前景广阔-——专访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副总经理乔刚

2025年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ADSW)14日在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ADNEC)正式拉开帷幕。参加展会的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刚接受记者专访。

探访中企参建中东第一条海底隧道

伊拉克最南端的波斯湾之畔。祖拜尔河边,一条陆地隧道已建规模;河中央,大型非自航绞吸船正在进行疏浚作业;另一端的海塘内,水面漂浮着一排排黄色浮标,快艇穿梭在红白相间的钢筋塔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