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武汉将与巴基斯坦共同开发水稻新品种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0-09-07 11:29:22

新华丝路武汉9月7日电(记者郑璐)由武汉大学承担的首个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武汉大学(中国)——旁遮普大学(巴基斯坦)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日前正式启动建设。中心将开发适宜巴基斯坦以及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新品种,为其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说,武汉大学红莲型杂交水稻是海外推广面积最大和种子出口额最大的品种,国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2700余万公顷,增产稻谷0.34亿吨。中心将立足于巴基斯坦,逐步引进新品种开展生态测试和本土化研发,开发适宜巴基斯坦以及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新品种,为其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为构建世界粮食安全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阿西法克教授介绍了红莲型杂交水稻在当地的种植情况,并且通过数据对比指出了该水稻的优势。他对武汉大学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促使红莲型杂交水稻能够得以更大面积的推广。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朱仁山教授介绍说,红莲型杂交水稻具有高产优质、氮肥高效、耐高温、生态适应性广、繁殖制种产量高等优势,适合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国家推广种植。目前在巴基斯坦推广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主要还是以红莲优6号为主的老一代品种。为了打破遗传瓶颈,2018年开始,朱仁山曾多次到巴基斯坦调研、试种,两年的试验示范数据显示,新一代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综合性状全面优于当地主推品种。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将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挖掘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耐高温、高直链淀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开发适应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地区市场需求的品种,为当地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批农机装备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农机装备分发仪式4月28日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全国粮食保障和研究部部长拉纳·坦维尔·侯赛因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将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讲给你听——访纪录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导演白志军

近日,随着中巴合拍纪录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第一季《一路千年》在央视播出,一条被誉为“中巴友谊之路”的喀喇昆仑公路被人们熟知,一段中巴两国人民世代相连的深情厚谊为更多人了解。

朝阳浪马轮胎巴基斯坦(二期)项目提前一年投产运营

朝阳浪马轮胎巴基斯坦(二期)项目于2024年12月底前顺利建成并投产运营,比预计投产日期提前一年,标志着朝阳浪马轮胎巴基斯坦项目建设取得又一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