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自贸港出台政策开展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0-09-15 15:05:08

新华丝路海口9月15日电(记者陈碧琪)中共海南省委常委会议于14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

作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出台的覆盖全省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系统性文件,《实施方案》将指导海南有关部门在国际人才引进使用、培养评价、工作居留、服务保障上实现突破,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的国际人才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为全国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提供海南范例。

在创新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海南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编制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行业紧缺人才目录》,引导国际人才来琼工作和创新创业;在海南省内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法定机构拿出一定数量岗位招聘外籍人员,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担任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搭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筹建中国(海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国际人才和优秀留学生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创新创业; 拓宽国际人才工作联络渠道,依托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友好城市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吸引国际知名猎头公司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海南;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品牌,举办中国(海南)人才交流大会暨“一带一路”人才发展论坛,加强与国际知名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合作交流,大力吸引重点领域高端人才。

在完善国际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明确,海南将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方式,引进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推动国内重点高校引进境外知名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建立国际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引进符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和条件的国际人才,可依据其贡献和实际水平,破格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改革涉外职业资格管理制度,放开境外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限制,允许取得部分境外职业资格或公认的国际专业组织资质(除注册会计师、法律服务等领域外)的国际人才,通过技能认定后直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的企业和居民提供专业服务;完善国际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指导用人单位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针对高端人才的岗位分红权、项目收益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办法,允许通过技术股权收益、资本市场变现等增加合法收入,吸引集聚各类国际人才。

为实现全方位、全链条、立体式服务保障,海南还将围绕建立吸引外国高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健全国际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2年,海南将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实现较大突破,基本建立起国内领先的国际人才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公正、法治、包容、便捷的国际人才制度环境,确保各类国际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到2025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建立形成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人才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国际人才总量明显增长,国际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

相关推荐
服务引领“四链融合” 内蒙古包头市激活引才新动能

近年来,包头市以服务为核心引擎,锚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深度融合,通过“服务引领+四链联动”的创新实践,释放“1+4 > 5”的倍增效能,不仅成功激活引才“流量密码”,更让持续涌流的人才红利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精准惠企送春风 纾困解难助发展——2025年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始终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于2025年3月至5月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伊利董事长潘刚勉励新员工:在创新中持续进化 在进化中开创新局

近日,伊利集团举办了以“活力向上·给世界力量”为主题的2025新员工入职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