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山西朔州借陶瓷融入“一带一路” 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9-21 18:31:20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20日,由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商务厅主办,朔州市商务局、朔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应县人民政府、怀仁市人民政府、山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木塔广场开幕。

山西省副省长卢东亮宣布交易会开幕。

山西省副省长卢东亮宣布交易会开幕。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熊燕斌在致辞中表示,朔州是一座千年瓷都,瓷土资源富集,自古就是陶瓷重要产区,与景德镇烧瓷历史接近,闻名于世的大同九龙壁就烧制于朔州怀仁古窑。怀仁吴家窑黑瓷以其釉面纯正漆黑、晶莹欲滴,被誉为“墨玉瓷”。千百年来,朔州陶瓷进入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地,为提升朔州知名度、促进山西与世界各地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熊燕斌致辞。

“‘朔州瓷’搭乘中欧、中亚班列,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熊燕斌说,陶瓷业已成为该市继煤电之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希望通过此次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进一步提升朔州陶瓷知名度、影响力,擦亮朔州中国北方瓷都的金字招牌。

朔州市副市长刘亮主持此次交易会开幕式。据刘亮介绍,此次交易会有67家陶瓷企业参展,展出高端日用瓷、建筑瓷、卫浴瓷、艺术瓷等10余个品类、100余个系列、2000余个品种陶瓷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客商和嘉宾参加此次交易会,共有300余人参加洽谈。

朔州市副市长刘亮主持开幕式。

近年来,朔州围绕陶瓷产业优化升级,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建设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并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培育陶瓷高端人才;对接国内知名产区,承接产业转移,提档升级日用瓷,发展建筑瓷、卫浴瓷。截至目前,朔州市有陶瓷企业108家,生产线141条,日用瓷生产能力达35亿件,建筑瓷生产能力达7200万平方米。

应县是朔州市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已是连续三年承办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如今应县陶瓷已成为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2020山西·朔州陶瓷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应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丁裕致欢迎辞。

在当日下午举办的2020山西·朔州陶瓷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应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丁裕介绍,应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辽宋时期就有烧瓦制陶的历史,素有“薄如纸、声如磬、白如玉、明如镜”的美誉。目前全县陶瓷企业发展到21家、32条生产线,日用瓷年产达到10亿件,建筑瓷年产达到3300万平方米,工艺瓷年产4000万件。产品行销全国各大城市,出口40多个国家。2019全县出口日用瓷1.3亿件,占日用瓷总量的13%。

丁裕表示,近年来应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稳煤促新”和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决策部署,以打造“全国陶瓷生产基地”为目标,坚持扩张与提升并举,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陶瓷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全省、全市树立了标杆,做出了表率。

相关推荐
逛非遗大集、赏民俗特色、品地方美食——山西石楼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精品线路

五一假期,山西省石楼县深挖当地文旅资源,围绕崖头、柏卜湾、黄河奇湾、留村伟人路居、东征纪念馆、郝家大院、永由村等区域景点,推出十条小众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满足游客“短途深游”与“沉浸体验”的出游需求。

“中国白·德化瓷”推介会在港举办

27日,福建省德化县组织了50家陶瓷企业亮相2025年春季香港礼品展,并举办“中国白·德化瓷”(香港)推介会。

三个场景,直击山西与全球南方金融家的“亲密接触”

离开山西汾酒时,法国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主席马克·于藏与工作人员分享了合照;走进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日昇昌票号、观看《又见平遥》演出,瑞士外国记者协会副主席彼得·肯尼频频举起相机;在青花汾酒之夜以及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论坛上,山西企业家则是一次次发出合作共赢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