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186项京津冀特色非遗项目汇聚大运河畔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9-25 17:12:13

新华社石家庄9月25日电(记者王民、冯维健)北京盛锡福皮帽、天津泥人张彩塑、雄安新区安新芦苇画、沧州面花模子雕刻……9月24日,在河北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京津冀非遗项目汇聚于此,以线上线下联展形式集中展示大运河文化盛景,也让非遗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位于沧州中心城区的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碧水环绕,美景怡人,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86个特色非遗项目和精美作品吸引近三千名市民观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向围在展位前的市民介绍景泰蓝制作技艺。这一技艺传承600多年,逐步从“高高在上”走入民间,钟连盛是积极推动者。“让非遗融入社会,让更多人‘见人、见物、见生活’,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成长。”钟连盛表示,他希望这样面向群众的非遗联展经常举行。

这次联展由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及沧州市政府主办,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展示方式。线下活动包括融入生活展区、传习体验展区、非遗美食品鉴展区、非遗题材摄影作品展区、非遗大舞台等内容。古城沧州独具特色的黄骅麒麟舞、沧县狮舞、任丘大鼓等非遗项目粉墨登场,精彩表演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

除了线下展示,线上活动推出“大运河上品非遗”云上专题,全方位展示大运河和京津冀非遗文化。网上开设直播现场、直播带货、直播寻访、云上展览等栏目。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庞微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进一步激发非遗实践活力,推进非遗融入当代社会生活是非遗保护的重要任务。这次联展共持续三天,它的举办有利于丰富大运河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千年运河的历史文脉,推进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相关推荐
1至7月京津冀区域出口总值首破8000亿元

据石家庄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京津冀区域外贸出口总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达8134.3亿元,同比增长3.6%,创历史同期新高。石家庄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前7个月,京津冀出口稳中有进,呈现出民营企业拉动效果显著、高端装备出口快速增长等特点。

“山水秘境·寻梦贵州”网络传播(吉隆坡)推介会走进马来西亚

由中国贵州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山水秘境·寻梦贵州”网络传播推介会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吸引来自中马两国政商界人士、互联网行业代表等近200人参加活动。

基地正式揭牌!打造京津冀汽车跨境产业生态圈

5月30日,“新华新媒国际电商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汽车与汽车配件出口基地”在石家庄国和裕华汽车园区揭牌成立,标志着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