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拥有“人”的能力,数字化时代制造业将带来哪些新形态?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0-15 13:52:29

新华社福州10月15日电(记者董建国、秦宏)用数字孪生技术设计更完美的智能化工厂,工业软件驱动制造设备代替人脑管理企业,智能制造生态系统集成推广头部企业技术经验……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智能制造领域学者专家以前瞻性视角,对数字化将给制造业形态带来的变化进行了描绘。

“通过数字孪生,可模拟运行数百万个场景,优化智能化工厂构建。”福建缘泰石油闽化有限公司总裁林文才说,基于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公司将建设一个从整体设计、启动、运行到维护都拥有“人”的能力的智能化工厂。

业内专家表示,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智能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将影响企业智能制造全流程,可从源头提升制造业质量。“如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虚实交互、数据融合的虚拟映射,服务于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装配和智能服务,将给制造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建荣表示。

与会智能制造领域内专家还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容包括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数字化装备和工业知识模型等软硬件设施构建。基于此,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都将走向智能化。

“过去机械电器、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代替人的肌肉,执行生产任务。”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褚健说,未来由大量工业软件构成的工业操作系统,将驱动数字化装备代替人的大脑自动做出生产决策。

相关专家、企业家代表还认为,在数字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打造的智能制造产业新生态,将加速各行业全产业链企业生产管理质效提升。

“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将大大提升企业数据收集和信息连接能力。”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益民表示,以机床产业为例,海量数据通过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平台积累和交互共享,将有助于打通原材料、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各环节企业间协同创新堵点。

褚健等专家还表示,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软硬件基础正在加速完善,大量企业享受智能制造红利的速度将加快。“国家相关部委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加速打造工业App,工业操作系统也将随之迎来加速发展机遇。”褚健说。

服务海尔集团、中航工业、浪潮信息等500多家集团型企业智能制造的摩尔元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开源的工业App开发平台和应用生态。公司负责人刘平表示,这将汇聚优秀头部制造企业的技术、知识、经验、模式,方便更多制造企业学习和使用。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五部门发文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2月11日对外公布,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德国造”“重庆造”携手向未来

11月11日,以“中德合作·渝见未来”为主题的“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正式启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德国驻华使馆、德国官方经济机构及各联邦州经济代表处和德国企业代表共201名德方嘉宾,与工信部、重庆市政府、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多个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中信集团及渝企代表等中方嘉宾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