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增速转正来之不易 保持向好充满信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热点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0-20 11:09:41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谢希瑶、陈炜伟)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如何评价经济运行表现?还面临哪些困难挑战?如何展望四季度及全年经济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当天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了以上热点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二季度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2%,三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至4.9%,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向好态势。

“从这些主要指标的变动趋势看,我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确实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刘爱华说。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此外,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由负转正。

“今年社会兜底保障力度尤其大。”刘爱华表示,今年年初,面对空前加大的就业压力,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得到了切实保障和改善。

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

刘爱华表示,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充分看到好转趋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境外的疫情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客观存在。”刘爱华指出,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地区、行业、企业的恢复还不均衡,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她表示,下一步还是要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筑牢民生保障基础,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上调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中国经济下一阶段是否能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备受外界关注。

“从各种因素,不管是从需求、生产,还是从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来看,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态势。”刘爱华说。

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整体内需恢复势头比较明显,尤其是消费需求。中国超大市场规模的潜力释放,不光是扩大内需基本战略基点的体现,也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好处。”刘爱华说。

她表示,前三季度需求逐步回暖、产业循环持续改善、市场主体信心逐渐增强。“这三个方面对于下一阶段进一步更好地发挥我国超大市场的韧性,激发超大市场的需求潜力非常有利。总体来讲,我们对全年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相关推荐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奋楫扬帆风正劲——7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7月,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行至年中,各地凝聚力量,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华时评丨大门敞开,共享市场新机遇——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开放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新华时评丨稳中向好,为全球注入信心——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稳定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