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以融合创新打造“世界木雕·东阳红木”新名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1-02 17:25:46

东阳市木雕小镇展馆内的木雕作品。刘超/摄

10月26日,在东阳市木雕小镇研学基地,当地一批二年级小学生正在用简单的木工工具学习制作七巧板。刘超/摄

10月27日,东阳市双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一名工人正在进行手工雕刻。刘超/摄

10月27日,东阳市双洋红木家具工厂内的机器正在雕刻木板纹路。刘超/摄

“你这柜子大红酸枝打得吧,我以后也想弄个。”

在浙江东阳,见面聊两句红木家具已经成为常规寒暄用语。当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殊丘陵地形,让靠种地吃饭成为一种奢望,过去,东阳人只有学门手艺才能混口饭吃,这也就造就了东阳“百工之乡”的基础。

东阳木雕、东阳竹编等传统技艺与红木家具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木雕红木产业,产业链也逐步成型:一批红木家具企业深耕,从业者聚集于此;一批东阳木雕技艺传承人扎根;一批上下游配套原材料、物流、商贸企业兴起。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已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窗口期。

“既是红木,也是文化”

东阳木雕红木迎来新窗口期

“在普通人眼中,这就是普通木头,但在我们眼里,这是一种传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东阳木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陆光正感慨地说,东阳木雕历史悠久,从最初的生活性需要到现在发展成实用性与美观性并重的产品,与其说是人们对于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认可,不如说是人们对于当地木雕红木文化的一种认同。

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木制品是必不可少的,从桌椅床凳等实用性家具到屏风壁挂以及梁柱花纹等装饰性产出,木制品特别是高品质的红木家具承载了无数家庭的血脉记忆。但前些年,国内消费者一度形成了以欧式风为时尚的家具审美导向,对家具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冲击。有业内人士说,为了迎合市场,他们一度不得不以红木制作欧式家具,生搬硬套欧洲款式,搞得最后“非中非欧”,不伦不类。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中式红木家具的喜好开始回归。

“这些年,木雕红木产业发展逐渐向好,其实也反映了市场的一个态度:人们对于中式、新中式家具越来越认可,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我们的消费者不再单纯认为欧美的就是好的,而是更客观地欣赏老祖宗的东西,更客观地比较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风格的差异。”东阳明堂红木家俱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向荣在当前的消费者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是产业发展的希望,更是文化传承的希望。

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给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针”,也让产业发展一度迎来黄金期。

当前,东阳有1300多家红木企业,有各类木雕、家具制作专业人才3000多人,以及超过10万的从业者。另据统计,东阳木雕红木家居产业有潜在产能超千亿元,其中仅木材交易中心去年销售额就达20亿元,后续有望达到百亿元。

数字上的增长反映的是市场的变化趋势,市场需求的回归,一方面,开启了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另一方面,也倒逼产业去粗取精,走精益化发展之路。

在经过几年的高速扩张后,2018年开始,红木产业进入产业调整期。在用功成本、原材料贮存等压力之下,部分企业甚至一度难以开工。此前,中国家具行业高速发展时期遗留下的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全国红木家具市场仍面临严峻挑战,红木家具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面对这种调整期的阵痛,东阳作为木雕红木产业的核心之地,率先从内部“动刀子”,开始了做优图强之路。2018年,东阳市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推进环保整治,通过规范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关停淘汰一批,倒逼木雕红木产业改造升级。全市共关停淘汰“四无企业”、环保不达标企业974家,拆除违章建筑43万平方米。木雕红木企业从2016年的3000多家压缩到1336家。

企业的数量少了,但从业人员却更多了;关停的多了,但叫苦喊难的却少了。通过结构优化整合,东阳木雕红木产业规模化程度有显著提高,外在品牌形象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要让消费者提起木雕红木就想到东阳,这是我们想要做到的。”张向荣说,“一个产业的发展只靠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是不够的,要抱团打响东阳的牌子,有一个整体的形象才能发展壮大。”

“酒香也怕巷子深”

做品牌也是做文化

产品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东阳木雕红木之名的下限,这是最重要的根基,而品牌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则决定了产业的上限,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东阳通过对产业的整合,以高标准、严要求给当地木雕红木产业发展划了一道红线,这也吹响了东阳木雕品牌建设的号角。

做品牌的过程也是文化塑造的过程。作为“百工之乡”,木雕、红木这些字眼流淌在每个东阳人的血脉中。“木雕文化或者说是红木文化是东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东阳御乾堂宫廷红木家具的设计间,《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很多有着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设计,其工作人员举例,“比如这张订做的桌子,客户给的主题是‘和为贵’,我们用牡丹、鸽子来展现,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信义和家庭和睦的标志,这张桌子不仅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还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要义。”

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而作为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家具的设计与制作,更像是对一个家庭、一个区域文化的另一种阐释,与书面流传、口口相传的文化不同,家具在使用中更鲜活,是一种更为生动的文化传递载体。

“我们不只是在做红木,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居产业发展局局长傅为民表示。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打造“世界木雕,东阳红木”的品牌,东阳深入挖掘木雕红木、东阳建筑等文化内涵、文化积淀,讲好“世界木雕·东阳红木”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同时,做好策划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东阳的木雕红木文化。东阳的“红博会”已经举办五届,“东博会”连续举办了十四届。2019年,“红博会”、“东博会”从区域性的展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中国红木家具展览会、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2019年,东阳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红木家具展览会,成交及意向订单额达8.85亿元。

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品牌塑造还有赖于当地企业品牌意识的提升。

“过去哪有什么品牌意识,都是看什么卖的好,就一哄而上,都做同样的东西,导致同质化严重,最后大家都没得做。”东阳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吕静慧说起这几年企业态度的快速转变,有些讶异,“现在好了,不少企业有了新东西都私底下来问我,吕姐,这个专利怎么申请,品牌意识可强了。”

截至目前,“东阳木雕”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字标成功注册为集体商标;8家企业获得“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拥有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4家,2018年以来,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企业获专利授权747件。

东阳手艺人从最初的背井离乡谋生计,到回归家乡做产业,再到如今买红木看东阳市场格局,东阳木雕红木品牌逐渐成为红木产业中一个标杆式的名称。

品牌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带来的不仅是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包括木材进口加工、货运物流等行业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而加快了整个东阳整体的产业转型步伐。

“以后提起东阳,人们不再只是知道横店影视,还能一下子想起木雕红木,这就是我们东阳的另一张名片。”在当地做开出租车的李师傅满是骄傲,“不要小看我们这小地方,好东西可不少。”

“跳出红木做红木”

融合与创新是生命线

品牌塑造的成功给东阳木雕红木带来了更大的市场,而市场也同时对东阳木雕红木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拓展,造就了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当下,随着80后、90后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各个行业消费群体的构成逐步发生了改变,红木行业也不例外。

“以前更多是50后、60后是我们的主要客户,他们更喜欢传统的遍布雕花板式的红木家具,而现在,我们的主要客户年龄段已经逐渐转移到1970年到1985年出生的人了。”东阳东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春飞告诉记者,这个年龄段的人经济实力与社会阅历足够,对于红木家具产品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消费人群。

但这种认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国内的木雕红木产业从设计理念到品质把控,乃至品牌形象的维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所谓的时尚变化得太快了。”在吴春飞看来,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是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对于时尚的追求与父辈大不相同,需求也更加多元。这也就要求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要跳出红木做红木。”

“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行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技艺、文化的传承。”陆光正郑重地说。作为东阳木雕行业内的权威人物,他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品,对一项传统技艺最好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它的实用性。

“是工艺品也要是产品,有市场才有发展。”陆光正说。

以往的红木家具是融合东阳传统木雕技艺制作而成的,多以明清款式为主,这种风格也被当地称为传统中式红木家具。

“传统明清款式,特别是清代款式的各式雕刻花纹过于繁杂,现在很多消费者都要求进行相应的简化,我们在实用性和美观中寻求了一个平衡,保留了传统中式中实用性比较高的雕刻部位,比如把手、靠背这里,省略了一些纯装饰性的纹路,形成了新中式的东阳红木家具风格。”吴春飞介绍。

记者在东阳一些家具厂家里看到,除了在传统中式的基础上对木雕技艺进行改良,还有部分厂家融合了西方一些元素:比如,部分用金属、皮革替代木质,在保持整体美感的同时,提升了产品整体的实用性。

“不管中式、新中式也好,西式、中西式结合也罢,美的东西、舒适的东西,不论何时何地都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东阳市双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洋认为,“追求板式设计理念的创新只是我们创新的一个方面,要想有更大的发展,东阳的木雕红木产业需要有更深层次的开拓与创新。”

他所说的创新主要是指红木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红木家具企业来说,需要摆脱只做家具的固有观念桎梏,谋求向家居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从家具到家居,一字之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要创新思想观念,敢想敢做。

“融合、创新,要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词。”王海洋说。

创新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问题

融合创新给东阳木雕红木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如何更好地创新成为摆在东阳人面前至关重要的问题。

“发展创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张向荣总结到。

事实上,不论是东阳木雕技艺的传承,还是红木家具的打造,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几代人对技术和市场资源的积累。

从最初的东阳手艺人南下广州寻找活做,到后来人们纷纷回乡开办红木企业,东阳红木人通过拼搏奋斗,为自己搭建了发挥特长的舞台,但发展到今天,东阳人突然发现,年轻的后继者似乎越来越少了。

记者在一些红木家具车间看到,从事木雕、打磨等技术工种的工人中年轻人很少。这似乎也成了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通病”,除了销售、行政等部门,一线岗位在不久的将来似乎要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

“我今年57岁了,早年间从江西过来,已经干了十几年木工了。”从事榫卯拼装工作的吴立伟现在已经在东阳安家,他最大的感受是现在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干这个行当了,因为累,而且学的周期又特别长。

“之前我们全家都是木工,我老婆也是做这个的,但是我儿子就不愿意继续干下去,去做销售了。”吴立伟说。

东阳政府和各红木企业也清楚地看到了这点,并做出了相应的应对。

东阳市借助发扬木雕技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了“大师领航、新人接棒”的人才梯队。东阳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人,浙江省大师48人,金华市大师124人,各类木雕、家具制作专业人才3000多人。同时,东阳还重视对年轻一代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就能对家乡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个我怎么拼不上啊!”

“拼是拼对了,但你得把这个边打磨的更光滑些,这样两块板子才能合在一起。”

记者在东阳木雕小镇研学基地看到,一群7、8岁左右的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工具加工一些简单的木板,希望做成七巧板。

研学基地负责人徐艳艳介绍,这是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最近两个月,每天他们都会接待300多人的学生团队来感受东阳木雕的魅力。

“当地春秋两季都会举办这样的研学活动,跟其他地方的春秋游差不多,只不过我们加入了地方特色,让更多中学生来感受一下家乡的传统技艺,也算是另一种传承。”

“不太喜欢,太难了。”一名小学生有些气馁的将加工了一半的木板扔在了一边。

“我们并不是非要这么小的孩子在几次研学中就学会什么手艺,只是培养兴趣而已,让他们多一种选择:或读书深造,或从事其他专业技能,再或者接过这传统技艺的接力棒。”研学基地工作人员任学涛笑着对记者说。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接过“接力棒”,东阳每年都会组织一批批中小学生,在研学中学习技艺,在学习技艺中感受文化的熏陶,进而筑牢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传承的基础。

这种“接力”的效果是明显的,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家具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上,东阳的五名选手进入院校组前六,包揽了金奖、银奖,代表其他赛区参赛的东阳籍选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东阳工”不仅推动了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活跃在各大主产区的一支重要力量。

企业也纷纷建设自己的研究院,对年轻人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关怀,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内部传帮带制度建设等方式,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与更大的成长舞台。

相关推荐
中国跨境电商“加速跑” 从规模型跑量向品牌塑造转变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正从规模型的‘跑量’模式和中低端产品出口,向品牌塑造和中高端产品进出口平衡的质量型发展模式转变。同时,线上平台自身的发展,也给跨境电商带来新的推动力量。”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宁1月5日表示。

浙江东阳首场红木雕刻艺术个人专展获好评

近日,踵事增华——蒋宝良红木雕刻艺术精品展艺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均对展事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东阳木雕红木家具行业寄予厚望。

以匠心激荡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东阳木雕红木产业高质量发展

12月3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的数字经济生态建设高峰论坛上,东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阳明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东阳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策划此次“云展”,希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