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武汉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1-03 19:08:34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速建设,武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总占地面积4750亩。 通讯员周钢 摄

11月1日从市发改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武汉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两年前武汉被列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战略交汇点,是内陆地区少有的集铁、水、公、空等国家级运输通道、枢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超级城市,承载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促进内陆城市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口,需要加快武汉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武汉列为陆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空港型等5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根据国家申报条件和要求,武汉市以阳逻港物流园区为基础,积极组织编制《武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争取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武汉成湖北今年唯一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近年来,武汉市依托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港,采取分片布局、设施功能整合方式,建设武汉港口型国家枢纽。以多通道多式联运衔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成贯通东西、辐射全国、连接国际的武汉国家物流枢纽,对支撑引领长江中游、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武汉市及时组织编报《武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通过省初审、国家终审,武汉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据了解,评选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城市要求非常高,要求国家物流枢纽设施区位优势突出,空间布局、建设运行等基础条件较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及推进国家物流枢纽落地的总体思路相对成熟。今年,入选的22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城市中,东部地区7个、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2个,覆盖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确定的6种国家物流枢纽类型。武汉市成为湖北省今年唯一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整合五个核心设施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武汉市货运总量67555万吨、社会物流总额超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约13.6%。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速建设,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167万TEU,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国际陆海大通道初步形成,阳逻港江海直达航线成为长江中上游运量最大的外贸集装箱航线,中欧班列“五线并行”,通过铁水、铁公、公水等多次联运与阳逻港国际水运航线无缝衔接。港口物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武汉将整合阳逻港后方的港口物流区、铁水联运示范基地、阳逻综合保税区、公路中转中心、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五个核心设施,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这位负责人说。

据悉,武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总占地面积4750亩。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运

2月11日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列车,从阳逻港货场缓缓驶出,这是阳逻港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首次投运,将为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添新动能。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启动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8日在中国武汉和新加坡两地同步拉开帷幕。

铁轨上的“驼铃声”:中欧班列助“九省通衢”货通海外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5条国际物流通道,辐射40个国家和地区、117个城市,初步形成了可深入亚欧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成为国内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