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王向东:中土集团将助力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深度对接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0-11-19 10:02:02

新华丝路广州11月19日电(曹梓骞)第三届十字门金融周于16-18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以下简称“中土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在本届金融周“金融+双循环”分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在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土集团将深度挖掘和共享自身资源,与大湾区各界开展深入合作,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助力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深度对接。

微信图片_20201118153006.jpg

图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发表主旨演讲

中土集团的前身为铁道部援外办公室,曾组织援建中国最大的援外项目——坦赞铁路。1979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土木工程公司,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的四家外经公司之一。2003年9月,作为中央企业首批重组试点单位,中土整体并入中国铁建,成为其最重要的海外平台。目前,中土已发展成为以铁路工程为特色,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为主业,兼有投资运营、设计咨询、房地产及工业园区开发、服务贸易等多业并举的大型跨国集团。据统计,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铁路总里程约为12,000公里,由中土承建的达8,000多公里。

王向东介绍称,中土在海外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共享,能够助力大湾区“一带一路”协同发展、全方位合作。在共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方面,中土不仅能与大湾区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享海外发展经验,还能够利用自身在海外的高端经营网络,协助政府搭建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投资项目,帮助企业统筹海外发展与安全,助力大湾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协同发展。

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中土有着丰富经验,包括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埃塞俄比亚阿瓦萨工业园以及和昆山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昆山产业园”,都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亮点项目。中土以项目为切入口,实现优势互补,着力在产能合作、技术合作、金融合作、人员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共同创造合作机遇。

王向东说,中土深耕大湾区三十四载,已经形成全面的产业布局,以跨界整合的国际思维,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融合。目前,中土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积极推动“横琴空天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落地,即将开始澳氹第四跨海大桥、澳门轻轨横琴延长线等重点工程的建设。

王向东建议大湾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建立更为开放、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挥好自身优势,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打好“金融+”组合拳,积极参与大湾区 “新基建”和“新领域”发展,撬动当地实体经济大发展,赋能区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本届十字门金融周由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主办单位,横琴新区金融服务局、横琴新区金融服务中心、蓝迪国际智库作为承办单位,联合行业协会、企业及媒体等专业机构共同举办。金融周以“深度合作,多元赋能——琴澳金融与企业家对话”为主题,开设高层讨论会、专题报告会和高层咨询会、开幕式论坛、琴澳金融与企业家对话、“金融+”专题论坛(三场)五大板块,聚焦琴澳金融与产业合作,与业内大咖共同探索“金融+”赋能企业的新突破和新路径,实现“政府+金融+企业”的统筹协调和高效联动,为横琴金融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