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张“红黄榜”背后的营商环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1-20 15:03:44

新华社南昌11月20日电(记者闵尊涛)“一条供电专线,预计每年可为企业省上百万元电费。”江西正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雨生说,前不久,公司的电力扩增容工程顺利完成验收用电,解决了困扰企业许久的用电难题。

此前,随着该公司增产投资和智能化设备改造不断推进,该企业一度面临大功率设备用电不足困境。

了解到企业诉求后,宜春市经开区供电中心立即指定专人负责,多次深入企业,协调研究用电解决方案。

“专人对接,专线输电,让我们企业增产扩产有了更多保障。”黄雨生在最新一期营商环境“红黄榜”评价中如此说。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今年7月,宜春市经开区建立营商环境“红黄榜”网络评价机制,邀请区内100家大型企业,对全区35个执法类、服务类单位和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进行评价。按照红榜激励、黄榜警示、每月发榜的方式,推动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除了感谢信和锦旗,改善营商环境更要有直面问题、接受批评的勇气。

每月通报中,既有相关部门便利企业办事、助推项目建设的红榜,也有一些部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效率不高的黄榜,上榜情况将纳入各部门营商环境年度考核。

针对网络评价和平时收到的企业意见建议,宜春市经开区逐一梳理,落实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红黄榜”作用正不断显现:园区行政审批局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新落户企业的设立时间从原来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小时;园区财政局提供“保姆式服务”,园区企业的银行账户设立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带动8家企业相继入驻园区……

一张“红黄榜”背后是当地不遗余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我们采取政府答题、企业阅卷、公开亮榜的方式,把营商环境评价的‘投票权’真正交给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和部门作为,促使干部以‘赶考’的姿态把企业服务好。”宜春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俊说。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浙江对外资“引力”持续加强

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对浙江涉外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达96%。在浙外资企业盈利情况稳中有升,对未来5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向好,87%的受访企业2024年在浙投资利润率实现增长或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