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日媒称中国制造业顶尖地位不可撼动

来源: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0-11-23 16:01:26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11月18日发表题为《中国制造业衰落之迷思———大陆工业生产挺过了贸易战》的文章称,以为中国已过了制造业巅峰,这种想法既挥之不去,又误导害人。

中国制造业事实上极具韧性,正如它持续增长和全球出口竞争力所证明的那样。中国制造业已经挺过了贸易战和关税战,基本上未受伤害,而且已开始未雨绸缪,从汽车到消费类电子产品为国家在各类产品制造领域保持长期领先作准备。

诚然,一些制造环节从中国搬到了邻国。越南尤为受益,近年来在全球制成品出口所占份额大幅提高。然而,供应链变化似乎并未对中国制造业不断进步有何负面影响。

一定程度上,这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的经营规模完全不同于邻国。其制造业产值超过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该地区第二大制造业强国日本的制造业产出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至于印度,尽管在“印度制造”倡议下努力加强制造业基础,但是其产出仅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而越南的制造业增长虽然引人注目,但是它的工业基础仅为中国的一小部分,而且集中在相对少量的产品上。

就此而言,某些生产转移到邻国并未损害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事实上,与中国制造业活动巅峰已过的观点恰恰相反,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领域重新焕发活力。2016年至2019年,以本币计算的中国制造业产出是2013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三年,2017年和2018年增长尤为强劲。

2016年以来,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的份额事实上反而增加了,2019年占比18%,是过去20年来第二高的水平。

这个增幅是其他任何一个出口大国都无法匹敌的。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同期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份额全部下降。在亚洲,2016年以来中国的出口价值增幅也超过了地区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极其广泛的基础。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各类产品的全球出口仍在增长,过去三年间,中国绝大部分制成品在全球出口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都在增长,包括很多纺织品相关产品,尽管这可能是最易受工厂迁至境外影响的产品。

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越来越多的技术熟练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活动领域建立了本土的竞争能力。在很多这类生产部门,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获得国际领先地位。这反映在它们竞争力提高和全球出口占比的增加上。

中国制造业实力持续增强对域内发达和新兴市场国家都造成了深度挑战,更不用说政策领域。发展和维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工业政策和潜在的国际竞争力威胁到亚洲较发达的经济体,先进的出口导向型产业被大量取代。与此同时,在技术水平不太高、偏劳动密集型的领域,中国将限制其发展中邻国建立可与之匹敌的产能。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亚洲国家如何找到正确方法适应中国大步迈进的工业化和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带来的结果。它们的回应将决定中国在地区(如果不是全球的话)制造业等级制度的顶尖地位是否坚不可摧。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五部门发文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2月11日对外公布,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德国造”“重庆造”携手向未来

11月11日,以“中德合作·渝见未来”为主题的“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正式启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德国驻华使馆、德国官方经济机构及各联邦州经济代表处和德国企业代表共201名德方嘉宾,与工信部、重庆市政府、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多个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中信集团及渝企代表等中方嘉宾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