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港媒驳斥“脱钩论” 中国经济已与全球化“永结同好”

来源: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0-12-02 15:15:04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9日发表马来西亚“泛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弧”计划创始人帕·基姆·本题为《南忘掉脱钩吧,中国经济已与全球化永结同好》的文章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刚刚签订不久,中国在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表示,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项贸易协定是美国提出的,现在得到日本的支持。 

上述选择表明,中国倾向于加入区域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甚至是以美国或日本为首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正在发出两个强有力的信号。它希望中国国有企业在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中占据上风,而不仅仅是在中国国内。更重要的是,亚太经合组织至关重要,它提出了到2040年开放更多商业领域的设想。

现在应当明确的是,全球化的确是中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任何有关中国经济与多边贸易体系脱钩的言论至少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尽管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战略,包括将国内消费支出提高至发达经济体70%至80%的水平,但中国应该知道,内循环存在结构性局限,单靠中国无法消化自己生产的所有产品,产能过剩会导致产品价格下跌。此外,仅采取内循环战略,它增加外汇储备的能力也会下降。 

如果中国在拜登执政时期不能改善与美国的关系,那么亚太经合组织、RCEP和CPTPP等协定,甚至可能是重新启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当签署完RCEP时,中国大概松了一口气。但这个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只有在至少6个东盟成员国和3个非东盟签署国获得国内批准后才会生效。 

经过数十年两位数的增长,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说经济停滞是一个政策问题。 

对内,中国正在开发粤港澳大湾区,以刺激广东省以及香港和澳门的增长。对外,中国对全球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依赖只会继续下去。世界肯定会欢迎一个能够从其他经济体购买更多产品和服务的中国。 

不过,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仍是建立在五年一次的五中全会达成的共识基础上的。在10月召开的最新一次五中全会上,中国领导层表示,中国未来五年将致力于高质量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不再把这一政策蓝图称为五年“计划”,而是改把这些社会和经济政策目标称为“规划”。 

这是一个很小但意义重大的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经济从政府严格控制的时代的转变,而且表明中国愿意进行尝试并迅速适应新情况,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因此,出现了“双循环”战略。 

不管怎样,RCEP只是中国寻求将经济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起来的更大尝试中的一小步。中国也一直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这一目标。 

就“一带一路”倡议而言,不仅应着眼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还应恢复欧亚大陆现有铁路和运输线的昔日辉煌。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同样意义重大。截至2020年,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非欧盟。过去十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确减少了。但在国际贸易迈向网络化之际,贸易协议必须涵盖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而且要足够巧妙,才能跟上金融科技的发展步伐。 

相关推荐
特稿|世界关注中国经济“新生力”

对于世界而言,中国以创新为驱动、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全球产业版图里形成新的吸引力。

专访|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访IMF财政事务部主任加斯帕尔

加斯帕尔说,中国的优先事项是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在他看来,积极推动创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中国政府一贯的举措。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财政措施为家庭支出提供支持,有利于中国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经济“一季报”让世界投下更多“信任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