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极大激发创新活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2-02 10:51:40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张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带动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全链条”全面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动、规划,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8.98分,较2012年大幅提高了15.29分,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

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99.6万件。今年前10个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均实现了疫情影响下的逆势增长。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1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7%,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我国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我国正加快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做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知识产权向更高质量创造、更高水平保护、更高效益运用方向发展。

相关推荐
原创中国(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在昆揭牌

近日,原创中国(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在昆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

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25)在京发布

4月16日,中国知识产权指数课题组在京发布知识产权领域品牌报告《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25》。

探索知识产权创新工作 上海有这些尝试

2024年,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上海市这项数据达57.9件,并连续四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保持优秀等级。上海市是如何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国家知识产权局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