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多边主义和法治原则是历史前进方向——访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前法官赵宏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0-12-03 10:49:41

新华社日内瓦12月2日电(记者凌馨)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中国籍法官赵宏11月30日正式结束4年任期。赵宏结束任期后在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上诉机构停止运转不仅严重削弱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整体效力,而且波及世贸组织框架下多边谈判的推进速度,动摇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性。但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多边主义和法治原则仍然是历史前进的方向。

自2016年12月1日起,赵宏正式担任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法官,成为该机构第二位中国籍法官。然而,自2017年以来,由于美国寻找各种借口,频频阻挠,世贸组织成员始终无法启动对上诉机构新法官的遴选程序。到去年12月11日,赵宏成为唯一一名在任的上诉机构法官。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任何一起贸易争端的上诉案件,须由三名上诉机构法官共同审理,因此上诉机构因法官人数不足陷入停摆。随着赵宏结束任期,作为国际贸易“最高法院”的上诉机构彻底陷入“真空”状态。

赵宏说:“看到上诉机构大法官一个个离去,直到机构无法运转,非常令人痛心。在此期间,上诉机构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但同时提交给上诉机构复审的案件数量却从未停止上升。”

她表示,上诉机构停摆近一年来,已有14起争端解决案件因无法审理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而美方在使上诉机构“瘫痪”后,还向该机构提交了两起要求复审专家组裁决的案件。“这实际上单方面阻止了争端解决专家组报告的通过,使得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在事实上回到了关贸总协定时代。”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源于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它是世贸组织两级审理机制的组成部分,对世贸组织专家组发布的初裁报告有复审权,其裁决被视为终审判决,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将自动通过。这使得世贸组织规则具有强制约束力,世贸组织因而被称作“带牙齿”的国际组织。

赵宏表示,当初世贸组织设立上诉机构,就是为了确保争端裁决的高质量,保证条约解释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加强国际规则对成员的约束性。如果回到关贸总协定时代,那么任何争端裁决报告都可能被成员单方面否决,最终得不到执行。“裁决结果不再具有约束性,而是取决于成员尤其是被告方的自身意愿。”

赵宏说,这几年,多边贸易谈判迎来“最困难时期”。民粹主义回潮、部分国家对国际法态度转变、贸易冲突迭起等都让多边贸易谈判推进困难,多边主义遭遇逆流。

不过,她认为,对世贸组织的未来应该抱有信心,要相信以统一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国际贸易的有效途径,是让更多人受益的发展手段。

赵宏强调,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为融入多边贸易体制作出巨大努力,也为保证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作出重要贡献。

她说,中国不仅迅速加强本国法律体系建设,而且建设性地参与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各类谈判,并认真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结果。“中国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履行‘入世’承诺的。”

赵宏总结说,人类社会不能失去法治。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越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反对单边主义,“相信上诉机构终将恢复”。

相关推荐
联合国贸发会议成员呼吁支持多边主义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理事会4月15日举行特别会议,重点讨论非洲经济发展问题。与会成员纷纷对当前国际贸易紧张局势表达关切,关注贸易摩擦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在世贸组织分享绿色技术合作经验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2025年度首次例会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主办了主题为“技术合作、贸易与绿色产业战略”的圆桌会,分享中国推动绿色技术合作的成功经验。

携手推动全球贸易大船破浪前行

全球贸易增长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喜”与“忧”?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又扮演着何种角色?各方应如何携手并肩,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