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养山”“靠山富山”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2-03 14:44:28

探寻黄河之美

在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巡镇镇田巨峁村的重山沟壑中,两大块平地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光伏电站和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养猪场坐落于此。让人们想不到的是,这两块平地是用离此不远的煤矿中的煤矸石垫起来的。通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河曲县在生态保护、地质环境恢复、土地复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以前单纯的“靠山吃山”变成了“靠山养山”“靠山富山”。

河曲县复垦的土地

河曲县位于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处于神府煤田、东胜煤田、河东煤田能源金三角中心地带,煤储量120亿吨,全县含煤面积355平方公里,占到全县国土面积的27%。但也正是因为煤炭的大量开采,给河曲县的环境治理带来了压力。2016年之前,河曲县的环境污染普遍较为严重。正因如此,河曲县开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全过程。

河曲县复垦的土地

河曲县神达梁家碛煤业的复垦田地里,45万株钙果全部采摘完毕。以市场价每斤30元计算,盛果期亩产可达5000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在数年前,这里还是烟雾弥漫,污染严重。

上榆泉煤矿投资3200万元,实施矸石填沟造地和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新增土地2000多亩。为了使复垦土地尽快熟化,在排矸场达到标高后,表土覆盖于最上层,并种植黄芥、苜蓿等植物,通过压青、秸秆还田等方式,尽快促进土壤熟化。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千亩粮川。山煤河曲旧县煤业,规划建设3万余亩的综合园区,在完成500亩水浇地的基础上,又规划建设引黄工程,计划将3万余亩新造地全部变成水浇地,用来发展种、养、加工、光伏、旅游相融合的产业集群,确保周围17个村的村民增收。

“煤挖走了,但山不能荒,环境不能破坏”,河曲县县长任鸿宾表示,目前河曲县各类矿山企业累计完成矿山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9800多亩,土地复垦面积15600亩,在露天矿采区边坡、排土场等可绿化地带植树15万株,种植灌木林5200亩。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设备工艺改造、节能减排等方面投资约72亿元。

目前,河曲县11家煤矿企业中已有9家大型国有煤矿企业通过验收,进入市级绿色矿山名录,其中5家企业被自然资源部遴选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河曲县将继续以绿色矿山为抓手,推进解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鸿宾说,今年底,全县18座矿山将全面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实现年内县域市级绿色矿山清零目标,基本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

相关推荐
逛非遗大集、赏民俗特色、品地方美食——山西石楼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精品线路

五一假期,山西省石楼县深挖当地文旅资源,围绕崖头、柏卜湾、黄河奇湾、留村伟人路居、东征纪念馆、郝家大院、永由村等区域景点,推出十条小众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满足游客“短途深游”与“沉浸体验”的出游需求。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逐绿前行四十年 累计植树4900余万棵

4月29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组织开展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

三个场景,直击山西与全球南方金融家的“亲密接触”

离开山西汾酒时,法国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主席马克·于藏与工作人员分享了合照;走进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日昇昌票号、观看《又见平遥》演出,瑞士外国记者协会副主席彼得·肯尼频频举起相机;在青花汾酒之夜以及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论坛上,山西企业家则是一次次发出合作共赢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