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合肥造”两项世界级高端脑部成像医疗设备发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阮步影 2020-12-05 10:55:17

新华丝路合肥12月4日电(朱晓溪) 12月4日,从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传来消息,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生命健康与脑科学领域重大项目成果发布会——高端医疗影像与脑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布了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脑PET和新一代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

在发布会现场展出的样机旁, 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脑PET系统设备研发单位中加健康研究院院长张弓介绍:“新系统可提前5~10年发现和预防老年痴呆症。”这也意味着,人类正在与老年痴呆症的较量中利用检测技术争取最宝贵的“时间”,就像两支遥遥相对的舰队,抢先发现对方,就意味着战场的主动权。

核磁兼容型脑PET设备可以同时对脑部进行PET和MRI扫描,获取清晰图像,与全身PET系统相比,脑部PET系统有可提高分辨率和灵敏度,较高的灵敏度可有效降低辐射,改善体积校正和运动校正,能较为精准地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大大提高了痴呆症的早期筛查效率,还可在显著症状未显现时通过重复成像来评估诊断,提前五至十年发现阿兹海默病的微小病灶,从而通过医疗和营养干预阻止或延缓病发。

“60%的病人在脑部手术当时都无法确认肿瘤切除干净了没有,必须第二天才知道。”加拿大科学院院士John Saunders介绍,脑部肿瘤,特别是胶质瘤在脑中成树根状深嵌,同时在开颅手术中必然面对的颅压升高等状况,使得医生仅凭肉眼几乎无法分辨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界,导致脑部肿瘤切除术复发率极高。

为此,John Saunders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发第一代术中核磁设备,通过脑部成像技术,让主刀医生能够更为精准的分辨脑部各组织,但目前的术中核磁设备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病人手术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由张弓和John Saunders率领的团队主持研发的新一代“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于当日同步发布。相比上一代产品,新一代术中核磁成像系统技术融合了多种领先技术,包括无液氦磁体设计、磁体高精度光控移动技术、本地屏蔽设计以及柔性线圈设计在内的多种新型技术。

经考证,使用术中核磁手术,脑肿瘤切除率提高30%,平均缩短手术时间近2小时,术后生存时间提高55%。此外,新设备推出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市场定价权,成为脑部手术医生的强有力辅助。

相关推荐
聚焦一周年高质量发展成绩 “科大硅谷”媒体行活动在安徽合肥举办

正值《“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一周年之际,6月9日,部分主流媒体走进合肥“科大硅谷”,通过实地走访创业者和企业家,了解 “科大硅谷”建设成效,开启了一场“科里科气”的采访之旅。

合肥高新区联合徽商银行实施 “百亿助万企”行动

2月22日上午,合肥高新区·徽商银行“百亿助万企”行动发布会在高新区中安创谷举办。

4台“中国造”量子计算机将首次免费向中国公民开放参观

2月12日,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实验室里,四台“中国造”量子计算机将首次免费向中国公民开放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