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11月CPI为何创11年来的新低?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12-11 10:35:37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这是时隔11年后,CPI再现负增长。导致负增长主要因素是什么?负增长在未来会成为一个趋势吗?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价格变动是市场供求关系的表现。经济增长有一个周期性变动特征。在经济上升周期,一般是需求引导供给,这时一般是供不应求,价格涨幅提高。在经济下行阶段,是供大于求,这时价格涨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实际上中国从2010年以后经济增速下降,GDP增长率从10.3%降到去年的6.1%,今年可能会更低。在这个过程中,从宏观经济总量关系来看,总体是供大于求的特征,在这个背景下,价格涨幅较低是一个基本特点。当然今年价格涨幅较低,还包含一些特殊因素。比如疫情冲击的影响,特别是在2019年出现了“猪周期”,对食品价格影响比较显著。经过各方面工作,今年猪肉供给显著增加,所以猪肉价格涨幅显著下降,“猪周期”的影响在今年下半年在很快消失。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就形成今年CPI回到经济增长下行周期的基本特征。

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今年应该是从下行转到回升的一个转折点。过去几年,我们开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注重扩大需求。今年疫情的冲击使需求不足的矛盾加重,所以今年更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特别是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这个过程中就包含着中国经济开始走向回升向上的周期。在这个背景下,扩大内需的效果也会进一步表现出来。企业的订单会增加,企业的生产形势会更加活跃。这时市场供求关系,逐步从供大于求向供求大体平衡方向发展,这对未来价格走势会产生向上的拉动作用。

相关推荐
2025年3月澳大利亚通胀率保持在2.4%不变

澳大利亚统计局30日宣布,2025年3月该国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2.4%,与前一个月持平,略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3%。

美国地方联储官员:货币政策需保持限制性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玛丽·戴利(Mary Daly)18日表示,在通胀问题取得更多进展之前,货币政策需要保持限制性。

美国1月CPI环比涨幅继续扩大

美国劳工部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5%,涨幅较2024年12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