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0中国乡村振兴暨第二届“一带一路”农业农村发展网络论坛落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0-12-11 16:58:52

为深入探讨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不同国别不同历史阶段乡村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促进不同国别不同区域之间的互学互鉴,由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浙江大学、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联盟联合主办,浙江大学食物经济与农商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数字三农助力乡村振兴:2020中国乡村振兴暨第二届‘一带一路’农业农村发展网络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副总干事Beth Bechdol女士、首席科学家Ismahane Elouafi、南南与三方合作司司长叶安平、信息技术服务司司长Dejan Jakovljevic、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等30位嘉宾先后致辞或发表演讲,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300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图为浙江大学论坛主控平台会议室现场

论坛以“数字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疫情下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聚焦“乡村振兴”和“数字农业”两大重点议题,旨在通过鼓励数字农业的创新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促进数字农业政策和实践的交流,打造有利于数字农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从而加速粮食及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本次论坛包含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路演、乡村振兴论坛、数字农业对话等三个环节。

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在致辞中说,“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时刻关注科技前沿和人类发展问题。通过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发挥浙江大学农业经济、农商管理、农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优势,探索数字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助力消除饥饿、扶贫助贫的相关工作,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符合浙江大学的长期发展愿景。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共同主办数字三农助力乡村振兴论坛,通过促进世界农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地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也能够增强我们的国际合作网络,在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图为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代表论坛的主办方致欢迎词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科学家Ismahane Elouafi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愿景是消除饥饿和贫困,保障贫困和弱势群体的食品和营养安全,实现普惠、绿色、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与浙江大学在农业生态领域的发展愿景是高度一致的。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2050年世界人口数量预计将达到96亿,全球粮食产量必须相应增长60%才能满足需求。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全球农业生态和农业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空前巨大。在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农业领域的创业创新和数字农业技术的运用,对于农业系统的加速发展和转型十分重要,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她呼吁全球不同国别不同地区的政府、国际组织、学术机构、企业组织等可以通力协作,互帮互助,促进数字农业和数字技术领域的国际沟通和合作。

图为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首席科学家Ismahane Elouafi致开幕词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指出,随着当今时代进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上的应用,先后推出了“互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网络扶贫、农产品电子商务等重大行动,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我国在三农问题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是粮食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二是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三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000元人民币;四是农业现代化有了新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综合水平达到36%,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

图为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致辞

本次论坛一大亮点是浙江大学牵手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首次发布《数字农业旗舰报告》。报告从国际视角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结合案例分析了传统的电商平台模式和社交媒体平台两种典型模式特点与运行方式,对农村电商在产业兴旺、农村人才振兴、脱贫致富、生态宜居、文明乡风、农村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贡献做了梳理,通过县域电商发展实例阐述了中国农村电商成功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对中国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报告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国,中国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突破口、脱贫攻坚的“超常规武器”。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电商成效显著,日益向纵深发展,各地也积极索多种多样且各具特色的发展新模式。但值得关注的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数字化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包括农业经营者认识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电商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始终是当下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和突破口。(卫龙宝)

相关推荐
蓝色·匠心致远系列之三——90后工匠:以“蓝色”匠心延伸数字化转型

当下,数字化转型的春风吹遍各行各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让我们跟随肖益行和金灵两位90后工匠,一起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