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秒报秒批一体化”推动深圳数字政府再提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2-15 15:59:11

新华社深圳12月15日电(记者陈宇轩)一个变电站工程需要调整,须向管理部门提交材料,申报工程进度变更。

按照过去的经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的工作人员游旺估计这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要梳理此前的工程文件、要询问经手的同事、要在线填写20多项信息、申报之后要4个工作日才能得到反馈。

然而,原以为的“麻烦”没有出现。最近,实际申报的时候,游旺只需要选中项目名称,填写申请事项的原因,系统就会自动匹配该项目的其他信息,一键即可完成申报程序。申请提交后,几秒钟时间就收到了审批结果。

“申请工程进度变更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以前一想到准备材料就头痛,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了。”游旺说。

随着深圳进一步探索数字政府建设,和游旺一样,越来越多的深圳居民正体验到“秒报秒批一体化”的便利。

2018年和2019年,深圳相继推出了“秒批”和“秒报”改革,即通过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受理审批环节实行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在业务申报环节实行少填或不填信息的无感申办。来自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已经有278个高频政务事项可以做到“秒批”,250个政务事项实现了“秒报”。

然而,这样的模式还面临一个突出的痛点。“‘秒报’和‘秒批’涵盖的政务事项并不完全对应,这意味着一些政务事项可以‘秒报’,但可能还做不到‘秒批’;一些政务事项审批很快,但申报过程还比较烦琐。”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处处长张卫清说。

对此,“秒报秒批一体化”成为深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新目标。为了实现“秒报秒批一体化”,深圳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连通10个区和76个部门,集中了人口、房屋、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共享互通,建立了基础库、主题库等各类数据库的共享复用通道和机制。

2020年9月,深圳“秒报秒批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第一批涵盖了9个部门的58个高频政务事项。按照计划,第二批“秒报秒批一体化”的60个政务事项将于2021年1月底上线。这些政务事项不仅可以通过网页办理,还能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更加便利的渠道“触手可及”。

张卫清表示,“秒报秒批一体化”的后台支撑是以电子证照库为主的各类合规政府数据库,这样的探索推动了电子证照的深度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下新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的立法工作也正在推进中,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将为数字政府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相关推荐
深圳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新加坡)工作站揭牌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该局与新加坡本地知识产权专业机构近日共同举办了深圳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新加坡)工作站揭牌仪式。

中国对俄试行免签 深圳机场口岸迎来首位俄罗斯旅客

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中欧班列(深圳)开行五年发运货物货值超30亿美元

记者从深圳市深国铁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获悉,五年来,班列已累计从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开行878列,运输货物超8.5万标箱,货值突破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