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综述:海外人士热议中国经济稳健运行将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2-21 16:01:23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清晰而鲜明的信号。海外人士认为,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冲击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稳健运行将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中国力克险阻,今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此,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认为,这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决定性、关键性意义”。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有能力抵御疫情,正是基于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疫情再次出现的同时,中国正抓住机遇助力经济回到可持续增长轨道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就此,傅晓岚认为,重点任务中不少关乎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加强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这些都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具有很高协同性和相互支撑性,是非常正确、科学的决策。”

琼斯认为,坚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是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发展新技术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丁可认为,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注重需求侧管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些对于中国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都非常关键。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的同时,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通过营造更好的营商和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还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明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梁国勇认为,当前,这样的政策取向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增强各界信心,推动经济复苏。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认为,中国在保持合理适度的货币政策、控制金融债务风险的同时,采取积极并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调整改善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这样相对平衡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不但有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安全和健康发展,而且为供应链自主可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持。”

德国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约翰内斯·普夫卢格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看,“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发挥‘火车头’作用,助力全球经济复苏”。(执笔记者:陈恃雷;参与记者:孙晓玲、凌馨、许缘、刘春燕、蔡蜀亚、陆睿、沈忠浩)

相关推荐
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经济前景

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表示,随着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各项措施加力,中国经济积极信号增多,凸显韧性和活力。

英国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约翰·罗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投资效率高,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相信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发展。

财政部回应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8月7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报告,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记者提问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