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宁波出台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0-12-24 10:36:08

新华丝路宁波12月24日电(余力、储昭节)根据当前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浙江省宁波市23日公布《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启动新一轮政策支持。

《意见》从构建高能级产业体系、促进高水平融合发展、建设高层次创新体系、培育高素质市场主体、促进高效率要素配置、打造高品质发展环境六大方面明确了31条推动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政策,为宁波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据介绍,与此前的政策相比,《意见》更加强调了工作任务与政策的对应,市县共同支持、优化政策设计以及资金支持方式。

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2019年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位居国内城市第9位。自2016年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制造强国战略试点示范城市以来,宁波大力实施“产业争先”行动,聚焦推动“246”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推进汽车、绿色石化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着力打造伺服电机、减速器、石墨烯、集成电路等10条“四基”产业链。

《意见》提出制定发布“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前沿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项目、企业、平台、产品等,市、县两级政府给予重点支持。实施重点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延链等重大项目,每年择优选择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延链、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或替代进口产业化、工业强基工程关键项目,列入市级重点扶持计划,市级财政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补助。

随着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技术改造投资“两个全覆盖”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并达成预期成效,宁波已经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智能制造”宁波模式。《意见》进一步明确,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列入国家级、省级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等建设项目的,市级财政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

市场主体培育方面,《意见》提出,积极培育大中小融通发展的企业梯队。对获评国家级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市级财政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分档奖励。

宁波未来三年将重点实施打造单项冠军之城行动。目前,全市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9家,占全国总数的7.6%,数量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意见》提出,建立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清单,制订专项支持政策。对市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培育企业,由属地区县(市)统筹予以支持。

要素保障方面,建立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市财政设立最高4亿元额度的制造业贷款风险池,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宁波产业发展导向的制造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强化工业用地保障,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优先用于符合产业导向、促进有效投资的制造业项目

《意见》特别提出,深化产业全域治理、产业链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改革创新试点。

《意见》强调,根据“六稳”“六保”等工作部署和专项工作推进要求,制定优质企业培育、细分产业链培育、单项冠军之城打造、前沿产业培育(包括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5G等)等专项政策,研究制定“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实施细则,强化精准扶持。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宁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精准复工复产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向好。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前三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五部门发文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2月11日对外公布,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德国造”“重庆造”携手向未来

11月11日,以“中德合作·渝见未来”为主题的“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正式启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德国驻华使馆、德国官方经济机构及各联邦州经济代表处和德国企业代表共201名德方嘉宾,与工信部、重庆市政府、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多个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中信集团及渝企代表等中方嘉宾展开全方位交流合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