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市埇桥区:砥砺奋进辉煌路 不忘初心绘新图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1-01-04 16:10:21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实力蓬勃发展,民生成绩更有“温度”,城乡面貌焕发新颜,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城市一角。(秦凤森 摄)

创新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十三五”期间,埇桥区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系列重大成就。埇桥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集聚三年提升计划”“三百工程”和“3111”工程,全面落实制造强区实施意见,深化“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三比一增”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传统产业链,做强战新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378家,占宿州市的37.1%。

该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逐步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升级版传统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追究制度化”,深入落实项目建设“四督四保”和“八个帮”机制,重点项目工作一直位居全省先进行列。

“十三五”期间,埇桥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继续推行“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

“十三五”期间,埇桥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主线,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多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为新时代美好埇桥建设提供强大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三五”期间,埇桥区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达3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4家,搭建园区、企业与高校合作对接平台,现有31家企业涉及产学研合作,建设1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值增速连续名列全市前茅。

大绿色环保发电厂。(侯磊 摄)

巩固生态 守护碧水蓝天

环境就是民生,碧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三五”时期,埇桥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重污染天气指标持续下降,持续推进生态建设,让“绿水青山”真正流金淌银,实现生态文明共建、生态福祉共享。

聚焦“天更蓝”。强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不断优化空气质量。截至2020年11月30日,埇桥区主要污染物PM2.5年累计浓度43.9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了25.8%,皖北六市排名第二;2019年,在生态环境部通报的168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第一。

聚焦“水更清”。强化河流重点断面和支流监测,提升镇村污水收集和处理率、持续整治黑臭水体、扎实做好水源地保护,推深做实河、湖、林长制,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持续向好。

聚焦“土更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执法,持续规范固废危废处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十三五”期间,埇桥区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其他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重点企业用地调查等工作任务,初步完成土壤环境质量摸底工作。

森林村庄。(白存勇 摄)

城乡蝶变  做实民生“答卷”

“十三五”期间,埇桥区民生保障持续加强,财政民生支出累计349.76亿元,民生支出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88%以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度有温度,群众就业稳步增长。

“十三五”期间,埇桥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330户116501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325个,贫困村74个,2018年底,全区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4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8503元增至2019年的13484元。

十三五”期间,通过文明创建,埇桥区城市外在颜值更加靓丽、城市内在品质不断提升。三年来,埇桥区完成30个菜市场及社区示范店;243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33647户居民;打造11个主题精品示范社区;528个住宅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新改扩建28所城区中小学,新增学位27090个;新组建公办幼儿园29所,增加学位10210个。

“十三五”期间 ,埇桥区按照危房改造“应改尽改”的原则,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全面排查危房信息、精准认定危房等级、逐户组织区级验收、全程管控安全质量的方式高质量完成危房改造33056户;对1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垃圾收集转运实现全覆盖;户厕改厕91189户,普及率达到83.77%;新建农村公厕3479座。完成了5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中心村建设、整治了23个乡镇政府驻地,农村环境面貌变美变靓变干净。

昂首奋进 加快融长步伐

“十三五”期间,埇桥区以进一步谋深谋实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坚持向开放要空间,主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淮海经济区,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实施方案,共建宿徐现代产业园,积极参与徐州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配套建设,承接转移企业95家,全力打造“三区一基地”。

“十三五”以来,埇桥区依托产业基础,重点围绕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有效对接长三角地区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引进和实施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好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做大优势产业。强化与沪苏浙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对接合作,支持区内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支持绿色家居产业园等园区与高校院所合作,通过对行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突破行业发展技术瓶颈。

该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优势企业为龙头,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沪苏浙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共建一批全国领先的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区,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样板区。

同时,“十三五”期间,埇桥区坚持“深耕长三角,瞄准沪苏浙”的招商原则,加强对长三角产业转移动态、趋势以及新兴产业布局、投资需求等方面的研究,明确招商方向和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选准产业及区域内重点企业,确定招商主攻靶向,切实推进产业链式招商,围绕产业上中下游链条结构的细分领域,注重补链强链招商。积极发挥园区、区属国有企业和区直部门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项目服务,促进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积极探索推进同上海等发达地区、先进园区的合作共建。(黄元明 张涛)

相关推荐
新华全媒+|品牌助农、科技强农、生态惠农——2023冬交会亮点扫描

在第26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场馆里,一个个充满巧思的醒目LOGO,一件件先进的农业设备,一声声模拟雨林鸟鸣的啼叫声,映射出品牌、科技和生态等农业发展新亮点。

浙江出台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13日从浙江省经信厅获悉,浙江将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快“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大同灵丘县获得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大同灵丘县榜上有名,成为全国第七批10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