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1-01-04 16:35:06

2021年1月1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小岭南,中国·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当天,现场举行了中国·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揭牌仪式;安徽广播电视台“跑马英雄”拍摄基地揭牌,还进行了《爷爷的马拉松》新书首发式。随后,举行了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沙龙,相关专家就“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包含哪些方面”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中国·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位于蜀山区大岭南,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上,选择具有西方工业建筑特色的红砖作为建筑主材,以此凸显马拉松作为舶来品的文化特征。在建筑形态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将欧洲的城堡和江淮地区的圩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建筑。

展馆内,马拉松的起源、张亮友老人的故事、身边跑友的故事等,被充分的展示出来。在这里,除了能看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的典故,还会有与马拉松相关的“冷知识”。

当然,更有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老人的故事。1957年12月22日,张亮友在合肥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测试赛,以2小时52分34秒6的佳绩创造了新中国第一个马拉松记录,而合肥也因此成为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起源地。

“这样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体育故事,为我们挖掘体育文化、推动产业集聚,提供了具有特别意义的人文背景。”蜀山区旅指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还有像魏普龙、梁晶、祝依飞等身边业余跑者的故事,用勇于挑战自我极限的超强意志力,展现出马拉松运动坚韧不拔、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

在博物馆里,设立了专门的马拉松与全民健身区域,让观众了解正确的跑步姿势、掌握和跑步相关的各类小知识。此外,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曲面屏结合投影仪及互动体验装置,通过三维建模、互动游戏实时体验设计,让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用5分钟时间跑完蜀山半程马拉松赛。

作为合肥市首批乡村振兴项目,小岭南在遵循“一二三产融合、生态生产生活聚集”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探索推动三农与体育运动休闲产业融合,让马拉松运动在乡村扎根,带动一方经济发展。随着中国·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开馆,依托马拉松文化,在蜀山区打造体育运动休闲产业链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正在有效推进。

(汪杰 孙雨静)

相关推荐
陕西横山:精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横山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摒弃“一刀切”模式,聚焦山地苹果、羊子饲养、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对种养殖主体开展“定制化”培训,推动农业人才培育升级,以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榆阳区孟家湾乡:支部联建强堡垒 产业抱团促共富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通过党建引领打破村域壁垒,构建产业发展示范带联合党支部,成立三大产业联盟,走出了一条“支部联建强堡垒、产业抱团促共富”的特色路径。

农业银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民共同富裕成果发布

未来,农行将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弘扬优良传统,优化产品服务,提升工作质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