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六安市金安区: 优化帮扶举措 接续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1-01-08 16:33:13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特惠性帮扶工作与普惠性民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既立足全面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又面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推进特惠性帮扶与普惠性民生相衔接。

加强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薄弱地区动态管理与帮扶。继续对出列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全面摸排收入较低、“两不愁三保障”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双基”相对较差、集体经济和主导产业相对薄弱的行政村,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

完善“老弱病残孤”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和集中养护机制。统筹各类社会保障措施,针对不同保障对象特点,科学建立完善不同形式的保障方式方法,重点关注特困供养人员、孤寡老人、孤儿、重度残疾人和失能半失能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完善基础养老金、低保、医疗保障等综合保障政策。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落实集中养护政策举措,依托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资源,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准的失能失智医养结合照护中心,把贫困家庭从事照料养护的劳动力充分解放出来。

强化拓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长途径。以扶持壮大村级经济引领产业就业增收,让贫困群众“富起来”。在强化基层组织上,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情况与干部使用、考核评优相挂钩。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选人渠道,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回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中储备村后备力量,打造知识化、专业化村干部队伍。在创新发展模式上,积极推行土地流转、盘活村级存量资产、发展乡村旅游等,通过土地流转政府奖补、基础设施村级入股、旅游开发利益分成等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家庭增收。(王付春)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