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埇桥区:实施乡村振兴 绘出“三农”工作新图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1-01-13 17:27:32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力推进埇桥乡村振兴。

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切实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区粮食总产站稳200万吨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畜牧生产稳中有升,稳产保供取得明显成效。蔬菜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总产量达到150余万吨。

农业标准化生产、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间,埇桥区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90.3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87.48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58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221万亩以上,其中高标准农田达到157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全区已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8个、省级蔬菜标准园13个、市级蔬菜标准园15个。共有“三品一标”企业85家,产品104个,其中无公害产品51个,绿色食品产品44个,有机食品产品9个。全区拥有“符离集烧鸡”“红树湾地板”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符离集烧鸡”“王枣子”“王枣子茶”“夹沟香稻米”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商标,7个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板材、粮食、烧鸡3个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1.19%和96%,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100%。自2019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来,入驻安徽省和埇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企业达132家,带追溯码上市农产品13455批次,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批次824批次。

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全区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7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8家,家庭农场219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04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培育粮食、畜牧、板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草源牧业和徽香源烧鸡联合体列入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名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9550元增加到2019年的13484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29元,同比增长7.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8:1。(欧雪)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