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助力中非经贸合作的新起步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1-19 14:22:01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中国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将进一步提升中毛两国相互开放与互利合作水平,为两国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也有利于引领中非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毛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中国是毛里求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双方于2017年12月启动自贸协定谈判,经过4轮谈判,于2019年10月在北京签署自贸协定。中毛自贸协定总体实现了“全面、高水平、互惠”。

根据该协定,在货物贸易领域,双方最终零关税税目比例均超过94%,占自对方进口总额比例均接近93%。中国目前对毛出口的主要产品,如钢铁制品、纺织品以及其他轻工产品将从中获益,毛里求斯的服装、特种糖、朗姆酒等产品也将会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市场。在服务贸易领域,毛方在金融、建筑、旅游、健康等11个领域作出承诺,中方则在商业服务、金融、交通等领域放宽对毛市场准入限制,双方承诺开放的分部门均超过100个。此外,毛方首次对华完全开放中医服务市场,同意全面加强两国中医药交流合作,这为中医药“走出去”树立了标杆。该协定也是毛里求斯迄今在其服务领域开放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

在投资方面,该协定为中国企业赴毛里求斯乃至整个非洲大陆投资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性保障。中毛在金融、旅游、信息通信、建筑、加工制造等行业,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协定将有力促进两国在这些投资领域的互利共赢。同时,更多中国企业可以利用毛里求斯独有的地理位置、优良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拓展对非洲的投资合作。

在中毛自贸协定谈判过程中,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与毛方平等协商,充分照顾彼此关切,最大限度谋求双赢,体现了中方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深化中非传统友好的立场。协定填补了中国现有自贸区网络格局中非洲地区的空白,在投资章节对中毛1996年签署的投资保护协定进行了升级,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投资保护协定的首次升级,对中国与非洲其他国家商签和升级投资协定、提升中非经贸合作法治保障水平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当前,中国和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都面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中毛自贸协定的签署并正式实施再次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世界的主旋律。这也是中毛两国政府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彰显了中国积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意愿。相信中毛自贸协定如期生效实施和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启动,必将有力提振中国和非洲国家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助力经济复苏,推动中非深化务实合作。

(作者为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助力非洲融入全球价值链——访马达加斯加经济学家拉本贾·克劳迪奥

马达加斯加经济学家、国际问题专家拉本贾·克劳迪奥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推行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推动非洲融入全球价值链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本土化:中国企业在非拓展发展新纽带

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工业园区,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的厂区内机器轰鸣,当地工人熟练地操作着各类设备,来自中国内蒙古的优质羊绒纱线在这里被编织成精美衣片。

通讯丨从“摩托热”看中非经贸合作新空间

在非洲,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马路文化”。凭借灵活便捷、价格亲民的优势,它成为许多非洲居民出行首选——既是私人代步工具,也是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在肯尼亚,超过500万人从事摩托车运输服务。当地有一种说法,平均每10个肯尼亚人就有一个依靠摩托车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