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经济学家、国际问题专家拉本贾·克劳迪奥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推行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推动非洲融入全球价值链发挥重要作用。
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工业园区,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的厂区内机器轰鸣,当地工人熟练地操作着各类设备,来自中国内蒙古的优质羊绒纱线在这里被编织成精美衣片。
在非洲,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马路文化”。凭借灵活便捷、价格亲民的优势,它成为许多非洲居民出行首选——既是私人代步工具,也是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在肯尼亚,超过500万人从事摩托车运输服务。当地有一种说法,平均每10个肯尼亚人就有一个依靠摩托车谋生。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在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和“产工贸一体化”创新合作模式加持下,中非经贸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书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当前,在“十大伙伴行动”引领下,中非企业正在加强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为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蓝皮书》指出,当前,中非贸易模式已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的资源型单一贸易逐步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未来将在工业、农业、电信、数字经济、新基建、绿色能源、金融产业等领域迎来更多合作机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6月13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专题活动——中非经贸合作项目落地方案推介活动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6月13日发布的这两份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23年的18年间,中非商品贸易额增长超过6倍,农业、制造业与数字服务贸易等领域则以超越整体增速的势头,推动中非贸易从过去的资源型单一贸易逐步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
6月13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专题活动——中非经贸合作项目落地方案推介活动在湖南长沙举办。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湖南中心主任万方明在活动上表示,中非经贸合作早已超越商品交换,正成为重塑发展逻辑的深度变革,智库正是这场变革不可或缺的“思想引擎”。
6月12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专题活动——中非经贸合作项目落地方案推介活动在湖南长沙举办。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在活动上发表致辞时表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汇聚各方资源,形成更大合力。
依托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这一平台,中非各方都致力创新合作路径与模式,通过深化合作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也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能。
中非经贸合作持续升温,贸易蛋糕越做越大。中国海关总署6月初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洲国家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增长1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面向未来,中非经贸往来将不断释放新活力,让双方民众共享发展红利。
12月13日,坦桑尼亚投资中心中国(湖南)投资合作平台启动仪式暨项目洽谈会在位于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举行。
近日,湘聚中非经贸合作暨“创业中非梦”首发仪式在长沙成功举行。相关政府领导、投资家、海内外企业家及知名媒体等1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湖南打开了更广阔的对外开放格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积极加强外汇管理与服务,为湖南企业“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近日在浙江金华举办的2024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中方理事会会议暨中非经贸合作推介会上,中非工商界深入交流,探讨产业合作新模式,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活力。
9月7日,湖南-尼日尔经贸深度合作对接会湘-尼经贸深度合作联动功能区签约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
2024年9月4日至6日,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大家庭将迎来又一次团聚。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举行之际,9月2日,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举办非洲认可机构培训会议,来自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尼日利亚、肯尼亚、乌干达8个非洲国家的18名代表齐聚北京,共同交流认可行业发展。
自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非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有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盟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多的区域。
显示 4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