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1月21日报道:作为没有腹地的城市小国,新加坡要在艰难时期保持生存优势,须致力吸引专项及新兴领域的全球最杰出企业前来投资,并建立强大的生态体系支持它们,从而巩固新加坡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经济韧性。
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20日在贸工部的线上记者会具体勾勒新加坡应对今年经济挑战的四大策略。
他说:“冠病疫情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在疫病大流行时,单单有钱并不足够。去年疫情初期各国纷纷抢购物资,很多时候双方的买卖变成以物换物的易货交易(barter trade),企业和国家是以冷厉的态度考量各自能提供哪些物资,来决定跟谁交易。”
因此他指出,新加坡将继续吸引专项(niche)领域的企业,以及农业科技、生物医药科学、电子业,以及通讯媒体等新兴增长领域的业者前来投资,并在过程中进一步把重点放在能让新加坡深植全球价值链的项目。
陈振声强调,这个策略将让新加坡经济更具韧性,在危急时刻更有竞争力。
随着数码化越来越普及和有利可图,数码贸易壁垒已开始浮现,例如数据本地化和数据过滤措施的实施。
陈振声表示,新加坡将致力在数据、金融,和科技领域寻求与各国达成新的贸易准则,从而加速数码经济的发展,为全球数码贸易立下高标准的准则。
新加坡去年分别同澳大利亚、智利,以及新西兰签署数码经济协定,目前正跟韩国谈判,也即将和英国展开谈判。陈振声希望更多国家加入这个议程,建立更多数码桥梁,而非竖立起数码壁垒。
第三个策略是推动创新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陈振声强调,任何经济体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多快速改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程序,跟全世界竞争。为此,政府将继续强化研发能力来推动新产品与服务的创造。新加坡在发展可持续经济和守护有限环境资源方面的投入,也将有助开发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相关的方案和服务,迎合全球需求。
至于第四个策略则是持续协助企业转型及员工学习新技能,保持竞争力和韧性。
陈振声呼吁新加坡人对工作机遇持开放心态
陈振声强烈呼吁新加坡人对新的工作机遇保持开放的心态。他指出,全球主要企业的平均生存期已从61年下降到18年。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s)的研究,到了2027年,全球首500强企业将有75%无法生存下去。这意味着就业机会虽然还在,但将显著改变,员工须不断提升技能及重新学习。
陈振声说:“没有任何国家能避开这个全球趋势。新加坡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将比任何国家更早感受到压力。但我们承诺不让任何一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