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未来5年我国有望从中东欧进口累计价值上千亿美元商品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1-02-10 09:43:38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于佳欣)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这是9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达成的经贸成果之一。

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2020年,我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此次峰会达成的经贸成果丰硕,包括扩大从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拓展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等领域合作,以及签署总额近130亿美元的53项商业合作协议等。

对于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中东欧商品,商务部欧洲司司长翟谦说,“这个目标非常务实”。他表示,中东欧国家的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农食产品、轻纺产品、矿产原料等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市场广阔,正推动生产和消费升级,因此扩大自中东欧进口空间很大。

“中方愿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平台,积极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推动双方贸易平衡、可持续发展。”翟谦说。

农产品是进口商品的重要部分。中方表示,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姚铃告诉记者,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农产品是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的有潜力商品,随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中东欧国家扩大对华出口将迎来机遇,会惠及更多中东欧农户,也将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样化选择。

此外,中方还倡议推动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翟谦说,中东欧国家普遍重视电子商务发展,与中国企业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这一对话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各方加强电商领域对话交流,探索新合作模式,为各自经济发展开拓新渠道。

本次峰会还有53项商业合作协议纳入成果清单,总额近130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能源、金融等诸多领域。“这将有力提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企业间合作信心,助力中东欧国家尽快实现经济复苏。”翟谦说。

相关推荐
进口三文鱼如何满足新春餐桌热需

今年春节期间,三文鱼这一过去按块卖的高端食材,“游”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春餐桌上的“热宠”。对于这一改变,四川有着深刻的体会,“北欧的三文鱼最快48小时可从捕捞地端上成都餐桌”被写入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地处内陆,成都却拥有如此底气。那么,一条三文鱼从原产地“游”到百姓餐桌,其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七赴进博会 云天化集团累计签约超70亿美元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带着10.5亿美元的进口签约采购计划参与盛会。

宁波中东欧标准化研究初见成效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近日,宁波市完成《中东欧国家标准化现状研究成果汇编》,标志着该市中东欧标准化研究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