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所长警告“孤立中国将令所有人受苦”

来源:德国《商报》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2-25 11:13:36

德国《商报》网站2月21日发表题为《“孤立中国将令所有人受苦”》的文章称,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警告欧洲人不要参与美国政府的对华孤立政策。他对本报记者说:“如果欧洲和美国试图在经济上孤立中国,将会给有关各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菲斯特指出:“欧洲和美国在对华经济关系中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同。”欧洲应“在深化经济关系的同时减少对中美两国的单方面依赖”。

企图以脱钩遏华很天真

《商报》记者问:欧洲对美国新总统的首次欧洲亮相感到振奋。您是否也感到同样的欣喜?

菲斯特答:乔·拜登在演讲中提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特征。对北约、互助条款和美军驻德的明确拥护以及对俄罗斯的间接警告,这些都是重要的稳定信号。他关于与中国竞争的言论表明,他期待欧洲与美国一同对华施压,遏制中国的经济扩张。

问:德国的繁荣富裕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创造的。恰恰对德国这样的国家来说,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不是吗?

答:是的,这可能与欧洲的利益发生冲突。欧洲和美国在对华经济关系中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同。

问:所以您并不赞成建立共同的联盟对抗中国?

答:中美两国是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欧洲在这一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大,而是更关注经济往来。但欧美也有相同的利益,比如限制国家补贴企业造成的竞争扭曲。欧洲应在深化经济关系的同时,减少对中美两国的单方面依赖。

问:孤立中国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

答:毫无益处。如果欧洲和美国试图在经济上孤立中国,将会给有关各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会增加爆发冲突的可能性。经济往来可确保一方的幸福安好符合另一方的利益。

问:德国企业和政治家过去是否太过天真,希望以贸易促变化?

答:期待德国这样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通过贸易促使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遥远的国家显著接近自己的价值观,这是苛求。不过,设想通过切断经济联系达到更多目的也同样天真。我们的目标应是,相比没有经济往来,使中国与欧美不断增进的经济关系促成民主和人权思想在中国的更大发展。

欧盟全球影响力在减小

问:您赞成签署跨大西洋贸易协议。欧洲应如何说服拜登?

答:拜登并未提到这样一项自由贸易协议。欧洲人应把这个问题提上议程,但必须做好思想准备,拜登恐怕有其他优先事项。不过这项协议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欧美之间的贸易额最多可增加50%,大西洋两岸的经济总量可提高0.5%。可惜,即便是欧洲政客,恢复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的意愿也不大。虽然特朗普上台后结束了谈判,但此前谈判也在欧洲方面遭受很大阻力。尽管如此,外贸导向型的德国仍应致力于推动与美国的贸易自由化。

问:欧洲的农业政策被认为是达成这一协议的障碍……

答:欧洲农业政策早该进行改革。它应更注重自然和环境保护。贸易协议因农业政策的阻碍而无法达成是不可接受的。

问:拜登刚刚增加了外国人获得美国政府合同的难度。这让他看上去并非自由贸易的忠实支持者,不是吗?

答:拜登担任美国副总统时是公开支持TTIP谈判的,但他肯定不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这从他1月25日签署的行政命令中就可以看出,外国公司在美国获得政府合同的难度加大。其中一个因素是,民主党历来有通过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应对危机的传统。

问:拥有庞大内部市场的欧盟为什么就无法发挥更强大的地缘经济作用呢?

答:欧盟当然是全球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但其影响力正在减小。这是由于欧盟人口萎缩,经济活力不如美国,尤其不如亚洲。新冠危机使欧洲进一步落后于这些竞争对手,特别是由于差得惊人的疫苗采购管理。

欧盟成员国经常意见不一,因此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难以发挥作用。欧洲在地缘政治上依赖美国。

相关推荐
西媒:追随美国遏华的真正盟友很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美国一起对抗中国的真正盟友很少。它们被整合到重复的小型联盟中,包括“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五眼联盟”和“澳英美联盟”。

专家称“印太经济框架”形式大于实质

在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似乎已经注定要失败———议员们只会批准那些真正有影响力的贸易计划。IPEF只是一项在海外发布的行政命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一事实意味着它将无法像拜登希望的那样遏制中国。

法媒:欧洲对华应采取“中间道路”

战争重新回到欧洲之际,欧洲应当找到合适的态度与北京对话。封闭且实施了新冠清零措施的中国,最终会重新开放边界。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立场,以便中国能继续成为我们潜在的、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关系就是要更加平衡、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