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桂林:罗汉果全产业链总产值首破百亿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健 2021-03-04 19:27:49

新华丝路南宁3月3日电(李霄 胡静)“十三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大力发展罗汉果加工产业,将罗汉果打造成桂林特色农产品优质区域公共品牌,取得显著成效。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桂林罗汉果全产业链总产值已超1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

桂林市具有发展罗汉果产业的优势,年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被誉为“罗汉果之乡”。围绕打造百亿元“甜蜜产业”,桂林市“五招齐下”创新模式和举措,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罗汉果大产业链。

开展技术创新,打造产业联盟。桂林市成立罗汉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桂林市罗汉果产业生态创新联盟;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罗汉果标准化育种育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果品加工技术研究等。富硒罗汉果标准化高产栽培、反季节栽培、喷雾授粉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罗汉果反季节高产栽培试验示范成效显著,罗汉果一种两收栽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注重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桂林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争创品牌、发展壮大。对到深度贫困地区投资并直接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每年每家企业1000万元、每年每个合作社100万元的贷款额度,以不高于同期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给予2到3年的全额财政贴息补助。

建设示范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桂林市大力推进罗汉果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生产+六统一分”模式,罗汉果原料产业链有序和健康发展,带动形成了以永福、临桂、龙胜为主的年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10至12亿个的罗汉果主产区,并辐射桂林周边市县及湖南、贵州等省等地区。

坚持创新引领,提升加工水平。桂林市采取企研、企校合作和成立桂林罗汉果产业生态创新联盟等方式,大力开展罗汉果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出罗汉果提取物、罗汉果果汁生产新技术,4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开发出罗汉果甜苷、浓缩汁、饮料、食品等5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价值。

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名优品牌。桂林市引导数十家罗汉果加工企业入驻桂林经开区集聚发展,年深加工罗汉果能力达到6亿个以上。20多家罗汉果加工龙头企业产品通过了中国国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美国FDA—GRAS认证、BRC认证等,出口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永福罗汉果被列入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2020年5月,广西罗汉果产业集群入选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到2020年底,广西罗汉果产业集群覆盖区域总种植面积为29.84万亩,种植基地面积25.96万亩,占全产业种植面积的87%,其中示范性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11.94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15个,其中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个。2020年重点实施132个项目,总投资3.77亿元,其中使用中央资金9400万元,地方整合资金24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81亿元。

相关推荐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导航”——指数解码广西蚕桑产业升级  时尚赋能品牌破圈

9月10日,“桂字号”河池桑蚕茧丝绸产销对接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中,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了“新华·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指数”阶段性成果。

广西30余个国际友城将参展第22届东博会

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获悉,为充分用好友城资源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发展,持续打造“友城+经贸”合作平台,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举办“广西国际友城进东博”活动。

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及配套活动将在桂林举办

9月9日上午,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及配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桂林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