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苏州海关携手:让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跑起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3-15 15:09:55

新华社上海3月15日电(记者吴宇)近日,一批真空包装、用于芯片生产的环氧树脂膜,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境后,仅经过初步外观查验,即快速运往目的地苏州工业园区。

让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零延迟”“跑起来”,得益于上海苏州两地海关携手建立的长三角一体化高新技术货物进口布控查验协同机制。2020年12月9日,首票采用这一机制的相关集成电路货物从浦东国际机场口岸进境,不到1天时间即运抵苏州工厂。

据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集成电路企业进口的许多仪器设备和备件材料,采用的是真空包装,一旦拆箱查验,品质性能就可能受到影响,甚至报废、损坏。通过长三角一体化高新技术货物进口布控查验协同机制,相关进口货物在进境口岸仅需接受初步外观查验,海关通过“交接棒”,安排货物目的地海关实施综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因拆箱查验造成的影响,提升通关效率。

短短三个月,上海苏州两地海关建立的长三角一体化高新技术货物进口布控查验协同机制,已覆盖环氧树脂膜、惯性硅基传感器、全自动探针台等15种货物进口,相关进口商品总值超过1600万元人民币。今后,这一协同机制还有望扩展至长三角更多区域。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天津第五个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

8月21日,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验收。该综保区为天津第五个综合保税区,依托区内码头岸线资源,立足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重点打造海洋经济、绿色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为海工装备等区内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