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进口海产品贸易迎来新商机 50余吨鲜活雪蟹崇明入境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3-24 15:28:45

2021年以来先后已有五艘外籍渔船靠泊长兴横沙渔港,累计进口海产品数量300余吨。 崇明边检站供图 摄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平稳,餐饮业迅速复苏,进口海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进口海产品贸易迎来新的商机。记者20日获悉,载运50余吨鲜活雪蟹的俄罗斯籍“索利德”渔轮靠泊上海长兴横沙渔港码头。

据悉,2021年以来先后已有五艘外籍渔船靠泊长兴横沙渔港,累计进口海产品数量300余吨,价值超人民币1.6亿元人民币。长兴横沙渔港是上海首个国家一级渔港和入境食用水生动物港,对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17年6月横沙渔港码头首靠外籍渔船以来,优质鲜活海产品被源源不断地送上了民众餐桌。

长兴横沙渔港方面当日介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进出口水产贸易整体形势严峻,进口水产行业面临困境。作为上海最大的进口海产品交易和暂养中心,横沙渔港迅速组织货源,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口岸各查验单位的支持下,恢复渔港码头常态化靠泊外籍渔船,重启鲜活海产品进口通道。

据了解,2020年1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创新海港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研究出台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新措施。崇明边检站方面介绍,海港口岸边检机关结合各自口岸实际,梳理细化码头岸基管理、登轮搭靠证件审核签发、海上快速通道开启等具体执勤工作规定,全面推动十项措施落地见效。此次崇明边检站联系协调口岸各查验单位,为运输鲜活产品国际航行船舶开通快速转运“货品通道”。

相关推荐
专访|俄中紧密协作推动世界多极化——访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罗季奥诺夫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教授罗季奥诺夫日前在圣彼得堡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全球重要大国,俄罗斯和中国一直保持紧密协作,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注入力量。

特稿丨人文交流拉紧中俄人民相知相亲纽带

从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俄热映创票房佳绩,到两国艺术家携手打造的新版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华震撼登场,从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走红”俄首都莫斯科,到中国多地举办俄罗斯传统谢肉节迎春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蓬勃发展的中俄人文交流活动,已成为深化两国关系、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莫斯科之春”音乐会为传承中俄友好贡献力量

第十四届“莫斯科之春”中国留学生专场音乐会5日晚在俄罗斯科学院中央学者之家举行,为传承中俄友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