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光谷高新技术企业首破3000家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3-25 15:27:37

3月24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光谷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30家,高新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000大关,达3148家,占武汉半壁江山、全省3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由政府认定,通常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相关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这类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开发难度较大,一旦开发成功,将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块国家授予的“金字招牌”,让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衡量各地创新的硬实力。

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技术企业门槛虽高,但并不考察公司规模大小、盈利状况。相对于经济规模,高新技术企业更看重研发和创新能力,认定门槛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等,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收入至少占企业总收入60%。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年收入不足5000万元的,研发投入须占销售总收入的5%;收入5000万元至2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要达到4%;收入2亿元以上企业,研发占比3%。这意味着一个年收入10亿元的企业,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至少3000万元。

“十四五”末,光谷高新技术企业将冲刺1万家,今年新增目标为1000家。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光谷日前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十条”,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创新。同时,推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

新政对光谷新晋瞪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均有奖励,其中新晋“独角兽”重奖500万元。对转移转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按实际成交额对承接企业给予8%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凡外地高新技术企业在有效期内整体迁至光谷的,在武汉市级财政奖励50万元基础上,光谷再奖50万元。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运

2月11日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列车,从阳逻港货场缓缓驶出,这是阳逻港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首次投运,将为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添新动能。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启动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8日在中国武汉和新加坡两地同步拉开帷幕。

铁轨上的“驼铃声”:中欧班列助“九省通衢”货通海外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5条国际物流通道,辐射40个国家和地区、117个城市,初步形成了可深入亚欧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成为国内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